薛社普
日期:2021-01-21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

  薛社普,男,生于1917年9月26日,广东新会人。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1943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博物系,1947 年于同校生物系获硕士学位,1951 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理科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担任大连医学院副教授。1955年调至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1959年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是医科院校首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委员。历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国际解剖学联合会理事、国际形态科学委员会委员及WHO人类生殖学男性组评议委员等职。

  薛社普教授是中国细胞生物与生殖生物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细胞分化调控研究的开拓者。在细胞生长与分化调控研究领域开创了红细胞排核机制的研究,对男性节育药的研究成果被视为权威论文,在生殖生物学和细胞药理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属全国独创。对细胞分化规律及其可调控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发现鸡胚颈段脊髓存在流产的节前交感神经系,可于移植至适宜微环境后分化。建立了节育药的动物实验研究模式、起效评估指标和一整套多学科的功能与形态定位、定量、定性的检测技术方法,为中国男性生殖及国产节育药棉酚、雷公藤单体等抗精子发生及抗生育机理做出了开拓性的系统研究。基本阐明了棉酚抗精子发生的作用环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态、毒性、毒理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遗传效应。首创以自然去核的网织红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胞质体杂交模型,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外源基因导入和提纯活性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分析,首次发现哺乳类红细胞胞质中存在具有进化意义的可调节红细胞基因表达、诱导终末分化和能逆转肿瘤细胞恶性分裂的“红细胞去核分化因子(EDDF)”,揭开了哺乳动物红细胞自然去核之谜和去核的双期相现象。克隆了不同阶段终末分化期相关因子的基因全长序列,并从其中相关基因的功能提出核浓缩理论和借以终止肿瘤细胞恶性分裂的治癌新概念。

  2017年3月1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关于我们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智享健康北京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市医院管理研究所) |  京ICP备15053973号-23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