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星|李桓英:我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
日期:2021-09-10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很荣幸自己是党的同龄人。从医80多年来,我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人生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长,只要我还有精力、有力量,我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
  ——李桓英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一位身着白大褂、颈系红围巾的老人,和17名年轻的新党员一起,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老人神情坚毅,眼眶发红,举起的拳头因情绪激动而微微发颤。
  2016年12月27日,室外冷风扑面、寒气袭人。而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5层多功能厅,却是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一场庄严而感人的入党宣誓仪式在此举行。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归国华侨、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时年95岁的李桓英教授。
  耄耋之年终圆入党梦,李桓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为祖国奋斗了60年,我想我可能符合条件了,再不入党就晚了!这些年来,党始终在我心中,我取得的成绩,与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成绩应归于党。”
  只身归来 报效祖国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1945年,李桓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成立,品学兼优的李桓英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推荐到瑞士日内瓦,成为世卫组织第一批官员。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地区的许多国家,为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作出了艰苦努力,受到世卫组织的好评。
  1957年,在李桓英为世卫组织工作期满时,世卫组织提出与她续签合同,期约5年。然而,此时的李桓英内心早已飞向多年未亲近的祖国。她知道祖国正在大力搞建设,急需海外学子归来支持。她婉言谢绝了世卫组织的邀请,瞒着已移民到美国的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提着一皮箱书,只身一人几经周折,于1958年回到祖国。
  这一年,李桓英37岁。
  1970年,李桓英被下放到江苏泰州麻风村。在那里,李桓英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面对麻风病人的痛苦,李桓英立志要攻克麻风病。
  1978年改革开放后,李桓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1980年,李桓英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出国前,她去了广西、云南的麻风病高发区考察调研,并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3个麻风寨建立了治疗麻风病的试验基地。当她在美国与亲人团聚时,父母已经过世。弟弟、妹妹劝她:“大姐,你年纪大了,在国内又孤身一人,就留下来吧。”但是,李桓英却牢记着对麻风病人的承诺:“我一定带着药回来,把你们的病治好。”
  李桓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考察了设在美、英等国家的7个国际麻风中心,掌握了最新的麻风病防治方法。之后,她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了可用于治疗100个麻风病人分量的新药氯苯吩嗪,按期回到了北京。
  肋骨摔断 痴心不改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皮肤和周围神经。患了麻风病的人脸部毁容,手脚畸形。过去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很多时候是把麻风病患者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直到现在,麻风病患者仍然受到歧视。
  1982年,李桓英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通过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试验。李桓英为了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品支持和试验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走访调查。在李桓英的办公室有一张云贵川交通图,上面画了20多面三角旗,那是她的足迹所到之处。云南西双版纳等7个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州和县,被李桓英选定作为试点。那时云南西双版纳的3个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光勐腊县就有3个大麻风寨,居住着将近200个病患。1983年春节前,李桓英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一个麻风病村寨,开始了全球第一个不住院短程联合化疗试点。
  当时,李桓英看到很多患者手足畸形、眼鼻歪斜。但她二话不说走上前去,握住患者的手。李桓英不但自己与麻风病患者亲密接触,还鼓励当地官员也这么做。她握完一位病人的手,顺势把这双畸残的手引向一位当地官员:“来,你们也握一下。”对方也握了一下。于是,李桓英微笑着给大家上了科普第一课:麻风病不可怕,不传染,只要及时治疗,就能好。
  为了消除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感,李桓英采取的办法是拿自己做试验:病人家的水,她端起就喝;病人家的饭,她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拉着就长时间不松开。
  “我就不怕,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麻风菌可没有子弹厉害!”李桓英这样说,“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到我现在能治好它!”她不怕脏,手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沙子和石子,再让病人穿上。这是李桓英在麻风寨必做的动作,因为麻风病人的神经末梢没知觉,鞋里如有沙子等异物会把脚磨烂。
  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李桓英曾经4次遇险,两次翻车,两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1989年,李桓英去四川西昌,汽车翻越雪山时突然打着滚掉进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等李桓英苏醒过来,只见皑皑白雪上留下了一大片殷红的鲜血。那一次,她的两侧锁骨和三根肋骨都骨折了,头部外伤缝了7针。人们都劝她好好休养,但她忘却了疼痛,缠着厚厚的绷带、打着石膏就继续投入了新的工作。
  在麻风寨深入走访调研后,李桓英向世卫组织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世卫组织批准了在中国进行联合化疗方法的试验项目。随后,李桓英带着申请来的免费药品来到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寨。每天早上6点,她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乘坐独木舟经过一条河进入麻风寨,到每一个病人的家里,去劝说他们服药。中午,李桓英总是会留下来,在病人家和病人一起吃饭。
  两年后,作为试点的云南省勐腊县全部麻风病人被治愈。1994年,世卫组织开始向全世界推广李桓英的短程联合化疗法。据此,她向世卫组织申请资金,把试点扩大到全国59个县。新疗法很快在云南及贵州、四川推广,年过半百的李桓英的足迹遍及云贵川17个地州、59个县的麻风病高发区。最终,这种疗法使全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为0.03%。
  1998年,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在北京召开。李桓英领导开展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特别行动计划,被誉为全球最佳治疗行动。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入党梦圆 死而无憾
  李桓英一贯生活节俭,穿着朴素,从不化妆、不戴首饰。“我很简单”是她的口头禅。但在同事眼中,她是个事业狂人,为了事业可以豁出性命、不计得失。李桓英一直未婚,全身心投入事业上。她豁达地解释道:“我只有祖国观念,没有家庭观念。这样就可以放手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想干事业,就别怕付出,若要计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提起和李桓英在一起的往事,北京友谊医院原党委书记郑瑞芬对李桓英佩服得不得了。1998年,郑瑞芬随李桓英去云南的麻风村,一起工作了5天,郑瑞芬和李桓英同住一个房间。一天晚上,郑瑞芬和李桓英聊天,问她:“你工作这么出色,为什么不申请入党?”李桓英回答:“我还不够条件,我会努力的。我自己认为合格时,我会提出申请的。”
  李桓英把荣誉和金钱看得很轻,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她积极介绍、宣传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情况和进展,千方百计争取外援,并将国际组织援助的100多万美元的药品、器材和15辆越野车全部分给了麻风病患者所在地区。“我们当时跟她去云南,坐的车就是联合国援助的。我们到一所小学时,看到学校缺少桌椅,她当即就把兜里的钱都掏给了老师。我跟她这一路,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难怪云南当地的干部都说,她虽然不是党员,但却是出色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回忆起李桓英那些往事,郑瑞芬赞不绝口。
  李桓英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等4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及荣誉称号。2016年9月,第十九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教授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中,李桓英写道:“在多年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正是在党的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为广大麻风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又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身!”
  “回国后我可以工作到90岁、95岁,如果当初我留在世卫组织工作,60岁就要退休了,我已经活了两辈子了。今天我入党了,死而无憾了。”入党宣誓仪式结束了,95岁的李桓英一点看不出疲惫,接受记者采访侃侃而谈。
  时间飞逝。转眼间,4年多过去了。如今,回忆起入党时在党旗下的誓言,百岁老人李桓英慈祥的脸上仍然会露出骄傲的笑容。她忘不了入党那一刻的激动心情。“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是我最重要的心愿。希望在我葬礼的那一天,身上能盖上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她说。

关于我们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智享健康北京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市医院管理研究所) |  京ICP备15053973号-23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