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忠镐
日期:2007-10-10         来源: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

  汪忠镐,男,生于1937年,浙江杭州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是我国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学组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和青年奖评委,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和印度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会员,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脉管杂志副主编,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和顾问,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创始主席。


1961年,汪忠镐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1986年,转到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安贞医院;1992年,调入北京大学第八临床学院——邮电总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2000年,受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血管研究所;2004年1月,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工作。


汪忠镐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了动脉造影的研究。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于1983年、1992年、1995年、1996年、1998年率先在国内成功完成了下腔静脉破膜、下腔静脉支架植入、带膜支架血管治疗股动-静脉瘘、颈内动-静脉瘘、腹主动脉瘤等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所研制的国产腔内血管填补了当时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空白。


1971年,自制了球囊导管治疗动脉栓塞病变,使救肢率(Limb salvage rate) 从36%提高至90%;以此法治疗腹主动脉骑跨栓时避免了开腹,围手术死亡率从46%降至10%。在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研究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在国内首先提出该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原则,使该病的围手术死亡率从75%~90%降至9%。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施行了升主动脉与颈内动脉搭桥术,并获良好疗效。


汪忠镐教授是教育部委派的新中国首批赴美国学者之一,于1979年在美国Duke和北卡罗来那大学任访问学者,1981年回国。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瘤体切开、重建血管法治疗腹主动脉瘤、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硬化性脑缺血和以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等。他对布加综合征进行了20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分型、诊治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由其创立的肠-颈、肠-腔-颈胸骨后转流、侧径根治、手术与介入联合破膜、支架加肠-腔转流、肠-腔-房转流、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扩张和支架等新术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推广。汪忠镐教授还创立了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至今收治布加综合征病人逾千例。他以单枚升主动脉支架成功抢救了全主动脉夹层、狭窄和破裂患者和以少创法治愈主动脉弓动脉瘤,实现了腔内治疗的新突破。他首创自体大网膜内皮细胞和骨髓细胞种植人工血管,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自1986年起,汪忠镐教授开创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用大网膜内皮细胞和骨髓细胞进行人工血管高密度种植,实现了人工血管腔面的快速内皮化,百日通畅率100%。


汪忠镐教授曾在哈佛、耶鲁、Johns Hopkins、Duke和Stanford等国外50余所大学作报告,发表论文300余篇,编书9部,参与编书5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10项。他于1996年、1998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别获国际脉管学院、国际血管联盟、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和印度总统颁发的研究成就奖、功勋奖、终身成就奖和为发展血管外科事业和亚洲血管学会的成就奖。


1996年,他获国际脉管学院首次颁发的每年一度一人的研究成就奖,被美国传记学院列入世界500名人之一,授予20世纪成就奖。1997年,美国传记学院再次授予他世界终身科技成就奖。1998年,在第十八次国际血管联盟大会上他当选为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授予国际血管联盟功勋奖。


汪忠镐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诊治体系,为推动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主办单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277号 邮编:100034 电话:83366966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3973号-23    京公网安备110402450045号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