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7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三级医院通过派驻医务人员、专题讲座、远程与线下教学查房、现场检查指导、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形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授予周晔等200名同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的决定》,由市卫生健康委党委推荐的6人受到表彰。
10日
北京中医药学会入选北京市科协首批“北京特色一流学会”创建名单。
12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2023年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北京市2022年区域母婴安全评价结果。
18日
市卫生健康委对《市级公共卫生医用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进行修订并发布,并就建立健全“市-区-机构”三级公共卫生医用应急物资储备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19日
市卫生健康委核定丰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昌平区妇幼保健院、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大兴区妇幼保健院为三级妇幼保健院。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团队“缺血性脑血管病精准治疗方案”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2年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的通知》,对北京市派出的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等医疗队予以通报表扬。
1月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新靶点药物获国家卫生健康委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李小梅教授牵头并执笔的国内首部《中国儿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专家共识》发表,这是我国儿科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IEDs)领域的首部专家共识。
2月
1日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作为全球牵头中心发起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数据合规出境案例。
8日,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辉昇﹣I型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ECMO)发布上市。
8日~10日,2023国际卒中大会(ISC2023)召开,由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的4项研究成果重磅研究亮相:TRACE-2研究(比较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应用的3期、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非劣势试验),INSURE研究(吲哚布芬对比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研究),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Ⅱ(CATIS-2)(急性缺血性卒中何时启动降压治疗的临床研究),ANGEL-ASPECT研究(大梗死核心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研究),其中TRACE-2研究成果、ANGEL-ASPECT研究成果分别同步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14日~17日
由市卫生健康委推荐的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付妍,作为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成员赴吉林省巡讲。
16日
北京急救中心开具全市第一张院前医疗急救门诊收费电子票据及第一张救护车收费专用电子票据,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电子发票上线启用。
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获得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日,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在京成立,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
22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邓旭亮、张学慧团队凭借在口腔种植修复应用中具有颠覆性优势的“电活性口腔种植修复膜”项目,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28日
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共卫生标委会举办2023年新立项卫生健康地方标准培训会,2023年获得批准立项的编制单位、正在制修订过程中的编制单位和公共卫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共计约110人参加培训。
2月
依托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的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正式被WHO接受为一级注册机构。
3月
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关于确定第三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的通知》,首都儿科研究所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13日
第30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出国前培训开班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14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通知》,就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编制修订卫生应急预案等提出相关要求。
15日
市老龄协会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老年之友》栏目制作“3·15”特别节目《为老年人搭起防诈的围墙》,介绍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情况,发布法律服务热线,介绍最新版《老年人识骗防骗手册》,向老年人解读12类常见骗局。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协办召开“京北论坛暨动物致伤规范诊疗”会议,与会医务人员300余人。
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名单,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唯一一家儿童专科医院入选。
20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举办“让肺部更健康,胸科在行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新闻发布会,同时,完成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在北京胸科医院第七次续约及全国结核病临床诊疗技能竞赛活动启动。
27日
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网信办举办2023年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网络宣传工作会暨能力培训会,全系统85名网络宣传员参加会议。
28日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获得新一任期WHO自杀预防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授权。
北京回龙观医院接受中国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任命,成为“中国冰雪医疗卫生保障定点医院”。
29日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首届整形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为主任委员单位。
3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共建内分泌专科医联体签约仪式暨内分泌代谢疾病血糖管理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3月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重症等市级专科医联体建设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专科医联体推进工作,确定市级重症、康复、肿瘤专科医联体名单及具体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局印发《关于公布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妇幼保健院、房山区妇幼保健院、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昌平区妇幼保健院为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审的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
北医三院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由北医三院乔杰院士、董尔丹院士担任主任。
北京安定医院获得2023年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精神科专榜第一,GCP机构牵头榜排名40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获得美国人体研究保护体系认证协会(AAHRPP)最高级别认证“Full Accreditation”。
4月
1日
零时起,北京市启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制发的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
11日~12日
市卫生健康委举办2023年度接诉即办工作培训班。各区卫生健康委、各三级医院、市卫生健康委机关一委三局和直属单位牵头负责接诉即办工作人员共150余人参加培训。
13日
市卫生健康委参加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签署《民生和社会服务协同合作协议》,协同推进京津医疗卫生合作及政策协同等工作。
14日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会诊指定医院工作总结会,通报2022年度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会诊指定医院绩效完成情况,对飞行检查、现场质控结果进行反馈,对国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评估指标进行解读,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16日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邓旭亮研究团队合作科研成果“揭示通过氧离子注入增加纤连蛋白结构域吸引力提高钛表面的细胞粘附力机制”等31项成果入选《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名单。
19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丰台长峰医院发生重大事故的批示指示和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对抓好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
20日~21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举办系统2023年度安全生产培训班,交通安全工作部门联席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各类专家进行授课。各区卫生健康委、各三级医院、市卫生健康委机关一委三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共140余人参加培训。
21日
市卫生健康委团委印发《关于表彰2022-2023年度“市卫生健康委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决定》,授予北京友谊医院团委等3个团委组织2022-2023年度“市卫生健康委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授予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团支部等27个团支部2022-2023年度“市卫生健康委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授予李晓轩等30名同志2022-2023年度“市卫生健康委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授予邢凌云等100名同志2022-2023年度“市卫生健康委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2日
由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暨国家儿童肿瘤监测报告会暨儿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大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发布《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2)》。
23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北京市顺义区卫生健康委举行帮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6日,北京电力医院、中电联电力职业安全卫生分会、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工作场所职工健康管理分会联合主办第五届工作场所职工健康管理高峰论坛。
27日
由市中医局主办,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北京中医药学会联合承办的“首都中医药创新转化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系列培训——中药新药开发与转化专题培训会”召开。
28日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北京市婴幼儿托育服务合同(试行)》(BF-2023-2736)示范文本。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成立,先后到社区、养老院、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次,获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首届最美志愿护理服务风采展示“组织奖”。
4月
北京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参与申请、筹备的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成立,北京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4位教授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PI。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顾晋教授当选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荣誉委员,成为中国大陆第3位ASCRS荣誉委员,也是2023年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临床医学专家。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ICU团支部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2023年北京市卫生系统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团支部,受到共青团中央表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控制中心、南开大学,获批“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
5月
6日
北京市中医局、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呼和浩特市政府共同举办京呼“双首”健康行动中期成果展示暨京蒙“医疗倍增计划”签约现场会。北京市中医局与内蒙古卫生健康委共同启动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
12日
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疾控中心、北京急救中心、房山区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健康520》栏目共同举办卫生应急宣传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
15日
我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市卫生健康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市疾控中心、中盐京津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昌平区各相关部门,在昌平区联合举办以“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为主题的“防治碘缺乏病”现场宣传活动。
16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2023年北京市各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要点》至各区卫生健康委、各市级质控中心。
19日
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以“签而有约 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北京市2023年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发布《致全市家庭医生的一封信》、开展“5 • 19 医齐走”活动及“家庭医生社区行”宣传周。
25日
市老龄协会提前完成2023年10件市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答复意见办理工作,代表及委员均对答复意见表示满意。
26日~6月5日
全市16区的100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同时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中医药健康科普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29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的通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AED配置和社会急救培训工作做出工作部署。
北京市举办以“健康养育 爱心护苗”为主题的北京市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宣传活动。围绕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交流与玩耍、生活照护指导、伤害预防和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与照护,宣传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知识。发布并解读《北京市0-6岁儿童孤独症核心知识十条》。
31日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等10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北京市遏制微生物耐药实施方案(2022—2025年)》。
5月
北京朝阳医院原内科护士长刘小娟荣获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成为继1985年原外科护士长司堃范获奖之后的第二位获奖者,也是2023年唯一一名北京地区的获奖者。
6月
1日
北京儿童医院成立我国首个儿童眼组织库。
6日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选定为首批国家婚前、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6月7日~14日
应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基里巴斯共和国卫生和医疗服务部部长森特·伊森特昂率团访华,在京期间,访问了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儿童医院。
8日
朝阳区以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项目答辩遴选全市第一的成绩,入选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
东城区疾控局在东四十一条83号院挂牌。
11日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医保局、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增及动态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公布15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调整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主要是配合膝髋关节集中采购及解决尿道下裂,耳畸形等项目技术难度加收的情况。
12日
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获批首批国家婚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14日
市卫生健康委、共青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共同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世界献血者日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北京分会场),活动现场有近20家爱心企业和医疗机构摆起爱心展位。市卫生健康委团委组织30家医疗卫生健康机构6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全市16个献血点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15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方案(2023—2025年)》,确定临床专科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任务、项目管理要求、保障措施等,制定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体系,是全市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组织召开“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项目中期评审会,系统分析和评价10个项目的中期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17日
昌平区中医医院举行国家皮肤与免疫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银屑病医联体暨二型炎症(AD)医联体授牌仪式系列活动,同时开展皮肤健康科普,邀请北京市多位知名医院的皮肤科专家进行皮肤病义诊活动。
18日
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四季大会·夏季大会召开,探讨中医药与欧洲国家主流医学和传统医药融合发展,共同推动中医药在欧洲高质量发展。
20日~27日
市中医局开展端午节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活动,北京市10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以及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等21家区属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面向公众举办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
20日~28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单位赴内蒙古,对7家县医院“组团式”帮扶情况进行督导,提出建议,形成书面反馈意见。
21日
市中医局、朝阳区政府主办,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国际会诊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北京华誉共享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国际智库承办的“北斗七星”谈·朝阳区亮马河水岸经济带国际友人说中医药(传统医药)系列活动之《本草纲目》专辑活动在朝阳区亮马河畔郡王府举办。
22日~24日
端午节期间,全市疾控系统每日安排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毒消杀等专业人员应急值守,累计709人在岗值班,其中业务人员498人、行政人员211人,出动车辆15车次。全市接到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院前急救系统接听电话17553次,派车7381次;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39起,出动救护车46辆,转运伤员64人。
25日
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中医局印发《北京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23项重点任务、5项工作要求。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加强精神障碍合并传染病和躯体疾病多学科协作救治的工作方案》,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加强精神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补齐精神医疗服务体系短板,逐步建立顺畅的精神障碍合并传染病和躯体疾病多学科协作救治工作机制,带动区域整体提升治疗处置能力。
市中医局牵头组织起草的《首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经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会审议通过。
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
28日
由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主办的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壹号礼堂举行。
28日~30日
市中医局与市政府外事办共同主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素质提升—中医药国际交往功能建设高端人才培训班”。
29日
市老龄协会召开“2022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北京老龄事业发展主要进展。
30日
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
6月
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北京市医疗联合体转诊规范》《医疗联合体七类慢病双向转诊标准》,深入推进双向转诊,规范医疗联合体医疗机构转诊行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公布,由市中医局遴选推荐的北京中医医院中医急诊学、北京佑安医院中医疫病学、北京友谊医院临床中药学、首都医科大学中药药理学、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学的重点学科入选。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
全球首例锌合金界面螺钉和带袢锌板临床研究受试者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手术成功。
7月
6日
北京中医药学会举办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智慧中医药论坛。
11日
马里共和国锡卡索省副省长伯纳德·库里巴利(Bernard Coulibaly)等一行6人访问北京市中医局,就北京-锡卡索两地传统医药合作事宜展开座谈。
12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做好防汛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就卫生应急工作做出部署。
市中医局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印发《北京市中医药成果转化和保护示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北京市中医药成果转化和保护专家库建设与管理办法》,遴选中医药成果转化示范建设单位及基地进行先行先试,培育优质成果,加强医企衔接,建立中医药科技成果创造、管理、保护、转化全链条,推动更多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14日~15日
北京市肛肠医院组织召开“京津冀协同项目推进会&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专科医联体年度工作会议”,来自京津冀鲁赣黑蒙等地20家医疗机构,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21日
应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率香港医疗卫生界代表团参访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安宁疗护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牵头的“‘8+3’一贯式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3日~29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香港大学医学院代表团来京参访。在京期间,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同仁医院、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5日~28日
市卫生健康委举办2023年食品安全标准宣贯会和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进行宣贯。
30日
北京市以北京世纪坛医院为主派单位组建的第一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9人获得瓦努阿图总统颁发的国家勋章。
31日
阜外医院获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八级,是全国唯一获得最高等级的医院。
7月
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局印发《北京市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健全政府监管、机构自治、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机制;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对试点医院电子病历数据报送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北京市电子病历共享工程30家试点医院信息报送数据质量报告》,印发市医管中心、相关区卫生健康委、各试点医院,加强电子病历数据报送工作。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先心病一体化专科联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以产前胎儿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先心病筛查与诊断的特色优势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先心病一体化专科联盟省级合作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临床样本与数据资源库通过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正式成立。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王贵怀团队与清华大学王秀梅、伍晖团队合作项目“神索:基于多功能集成式再生微环境仿生构建的神经再生修复植入物”获得第48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
8月
1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企安安—动火作业报备”系统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含托育机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主管理,在履行完内部动火审批流程后,登录企安安“动火作业报备”模块,分别在动火前、动火中、动火后,进行“三填、三证、三照”报备;各区卫生健康委、市中医局、市医管中心对“企安安—动火作业报备”系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辅助进行风险分析研判,加大精准检查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依规动火审批、严格持证上岗、严格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工作。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的通知》,由市卫生健康委推荐的密云区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继敏获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
2日
市卫生健康委协调市医管中心选派北京友谊医院、宣武医院、世纪坛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支援门头沟区执行医疗救治有关任务。
7日
经市卫生健康委批准,北京医学会成立“北京市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
11日
北京天坛医院为顺义区等远郊区农村居民定制的“互联网健康乡村门诊”正式开诊。
14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发布首届“首都卫生健康青年榜样”和“首都卫生健康青年榜样”争创奖名单。
18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2022年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活动情况的通报》,对38个先进单位、22名优秀宣讲员、60名优秀组织工作者、48篇优秀故事进行通报表彰。
22日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中医局印发《北京市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主体的相关要求、具体服务内容、服务规范等。
29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东城区文化馆举办中国纪录片大会首届“生命与医学”纪实影像盛典活动。
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北京市托育机构综合监管实施方案(试行)》。
31日
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科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中医局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持续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基础护理不断加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服务持续改善,护理内涵更加丰富,护理领域拓展延伸,服务模式日益创新,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便捷。
8月
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体育局组织开展《“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系统评估“十四五”以来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实施情况、主要目标指标实现情况以及主要任务推进情况。
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分会、北京医师协会、北京预防医学会、中国康养医学协同创新联合体和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组织编写的《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实践指导——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及康复》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全国口腔领域首个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平台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
2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主办2023年公共卫生高峰论坛。论坛期间,发布《首都卫生健康发展科研专项2023年度十大成果》《“一带一路”国产医疗装备10年发展成效及未来趋势展望报告》《中国绿色医院发展调研报告》三大重要成果。
北京预防医学会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首钢园举办第四届全球健康北京论坛。
2日~6日
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举办2023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共促成成果36项,签约总金额约15亿元。
市中医局举办2023年服贸会中医药主题系列活动。其间,举办服贸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八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2023年传统医药文化国际会议和中国中医药50人峰会(北京)论坛。
4日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主任刘俊彩与来访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署长林文健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疾控中心主任曾晓芃,以及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主任刘俊彩与来访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和行政总裁高拔升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卫生健康委、相关直属单位和市属医院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6日
“2023年首都医工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国内外生物医药知名专家、各区卫生健康委、北京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市属医学科研院所、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知名企业代表等325人参加,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主题演讲,发起成立“首都医药科技创新联盟”。
7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会暨市级培训会,通报各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骨干人员培训工作情况,对15名优秀学员进行表彰,解读《生物安全领域反恐怖防范要求》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市中医局举行第八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研修班暨中医痛症治疗海内外专家同题共答研讨会。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匈牙利和巴西等18个国家的38名中医专家获研修班结业证书。
15日
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疾控中心和昌平区卫生健康委承办的“三减三健,从我做起”2023年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在居庸关长城举办。
18日
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卫生健康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初步构建包括基础通用、卫生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应急与重大活动保障、中医药等6个子体系的卫生健康标准体系框架,建立了卫生标准数据库,汇总相关国家标准279项、行业标准1156项、地方标准75项、团体标准1006项。
20日
由市老龄协会、市武术运动协会举办的2023年第四届“敬老得福•北京最美太极老人”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朝阳区望京文化广场举行。
25日
市妇幼保健院牵头制定的《宫颈癌筛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B11/T 2137-2023)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国内首部宫颈癌筛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该标准规范了妇科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各环节的技术服务及质量控制要求。
北京市正式发布地方标准《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规范》。该标准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从制度要求、人员及配备、安全、卫生与健康4个方面对托育机构服务提出基本要求。
25日~26日
2023年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市卫生健康委协调统筹卫生监督力量对会场及周边一公里重点单位开展巡查保障工作。论坛举办期间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26日
北京急救中心经开区急救分中心揭牌运行。
27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二三级综合医院及中医类医院老年医学科开设情况的通报》,要求各区做好中医类医院、市属医院、区属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指导,支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类医院等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学科,增加提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适应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平谷区中医医院、平谷区融媒体中心、黄松峪乡人民政府等承办首届长城百合康健文化节。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启用。北京协和医院大兴院区是实验室第一核心研究场所,由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建设。
28日
市中医局批复北京中医药未来医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心血管)示范基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揭牌成立。
市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9月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推进北京医疗卫生资源与廊坊北三县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北京中医医院发布全国第一部“中医护理岗位能力图谱—玫瑰飞轮”。
10月
10日
市卫生健康委举办“融爱于行,共筑心身健康”——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北京市主题宣传活动暨北京市“8858心理援助热线”启动仪式。北京市将各区的热线号码统一为“010-88585821”,统一后的号码于10月11日9点正式开通。
12日~13日
市卫生健康委在委党校举办北京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院长培训班。全市100余名公立医院院长参加培训。
14日
市卫生健康委启动2023年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3000余名师生和家长参加。
15日
由市卫生健康委、市计划生育协会、北京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市首届保育师职业技能大赛结束。316名来自于全市备案托育机构的保育师报名参加比赛,近50%参赛人员根据成绩分别获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等级证书。
16日
北京协和医院与澳门特区政府在京签署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运营合作协议。
17日~20日
市卫生健康委委托市社区卫生协会组织开展以“现代化管理模式、高质量管理人才”为主题的2023年北京市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
20日
市中医局启动第十六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五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
市老龄协会与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联合举办2023年九九重阳节老年人权益保护活动暨老年人监护问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老年人监护问题研究报告》和《老年人意定监护服务指引》。
20日~22日
北京预防医学会、天津市预防医学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在雄安新区联合主办“疾病防控 助力雄安建设 2023京津冀传染病防控高峰论坛”。
22日
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四季大会·秋季大会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智利等国中医药团体组织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国际教育、国际认证、传承创新方面的成功案例。
第九届京津冀“银发达人”大型展示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共评出7位银发榜样、3个银发榜样团体、19位银发达人、2个银发团体。
23日~27日
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联合举办深化医改和公共卫生管理专题培训班。
27日~29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二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办。
28~30日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团队研发的“远程数智化临床研究技术平台”亮相第7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并斩获金奖。
29日
2023年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在天安门广场开赛,市卫生健康委投入救护车33辆,安排医师跑者50人、固定医疗服务点26个、AED志愿者74人、医疗观察员600余人,确定赛事医疗救治定点医疗机构12家,共救治患者205人。
30日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获北京赛区三等奖,为北京市唯一一家获奖医疗机构。
10月
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殡葬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方案>的通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卫生监督协管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卫生监督协管网格化管理工作培训会,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相关负责人、24家试点社区机构卫生监督协管员代表共54人参训。
北京市感染性疾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北京市科协主办的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3年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在北京贵州大厦举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科取得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认证并获批“西城区应急急救能力培训基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获2023年度“汤用彤国学奖”。
应急总医院成立全国应急医学救援联盟,举办首届国际应急医学救援论坛暨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技术博览会。
11月
1日
航天中心医院护理“卫肠圈”QC小组在第48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中获评国际质量管理最高奖项——金奖。
3日
北京市派遣援外医疗队55周年工作会议暨援外医疗队工作总结会召开。
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指导,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主办,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承办的2023年永定河门头沟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门头沟区政府为各中医药文化推广协作单位颁发证书,为热心参与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的医务人员、镇街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颁发“中医药文化科普达人”证书。
4日
阜外医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CLMC)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与我国首部官方译著《生活方式医学》教科书。
6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市中医局推荐的科技成果《中医药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与药物研发》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7日
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组织召开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三年行动总结会。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会见以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为团长的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香港卫生署署长林文健、香港医管局主席范鸿龄、行政总裁高拔陞,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郑晋普和委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9日
昌平区卫生健康委举办北京昌平居庸关长城中医药文化节暨第四届中西医结合南口论坛。
10日
房山区卫生健康委举办主题为“传永定燕周文化 续龙乡岐黄新章”的2023年北京永定河文化带房山中医药文化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承办。
12日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获批成为中国非公医疗协会全国商业健康保险合作试点基地。
14日
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局印发《北京市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分为四章,共三十二条,从法律依据、诊所定义、适用范围、备案要求、备案变动、监督管理和附则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16日
顺义区卫生健康委举办名医义诊进乡村活动,顺义区中医院在各社区、乡镇建立流动医院。
20日~30日
市卫生健康委从北京急救中心和19家市属医院共选派20位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开展帮扶工作。
30日
俄罗斯莫斯科市医疗卫生专家代表团一行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参访,重点就智慧医院建设与互联网远程医疗现状进行参观了解。
11月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有关专家依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对《北京市重点医疗技术(2016版)》目录进行了修订。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2023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工作结果,昌平区、怀柔区入选。
12月
5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评价细则(试行)》,细化改善护理服务各项任务评价指标。
8日
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建设启动仪式举行。怀密医学中心建设规划用地约1160亩,标志着北大医学学院路校区建成71年以来实现首次新家园空间拓展。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签约二十年共捐赠10亿元,全面支持北京大学医学教育事业。
9日
怀柔区血液管理中心(中心血库)实现独立采供血业务,负责辖区内4家临床医院的供血工作,结束了密云血站采供血的历史。
12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腕带使用管理规范(试行)》,明确腕带使用范围、材质及功能要求、使用管理及监督要求等。
14日
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开展“12·14”地铁事故紧急医学救援,全区17个急救站出动24辆救护车,共120余名车组人员参与救援,完成转运任务36次,共转运患者78人。
15日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举办“紫金健康”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东城区“杏巷”工程建设推进会暨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北京·东城)。
21日
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揭牌,这是医院继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之后,获得的又一重要国家级平台。
23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2023年北京市基层卫生人员医防融合岗位练兵活动。
26日
市老龄协会联合老友帮专项基金举办“豆香四溢,情暖新春”——重点帮扶家庭“喘息活动”。
27日
由市卫生健康委推荐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主任医师朱学骏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中国好医生”11月月度人物。
北京市石景山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揭牌成立。
28日
航空总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张建国团队成功开展首例经自然腔道胆囊内光声联合成像诊断早期胆囊癌及癌前病变的工作,为胆囊病变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29日
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高级人民法院、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局、市医保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共同印发《加强本市社会办医院运行风险综合监管工作方案》。
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29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北京积水潭医院赵兴山(第27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和宣武医院王兴文(第28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分别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2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张声生、赵鲁卿教授团队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国际临床应用指南。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办的消化道肿瘤MDT论坛在上海开启全国总决赛。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结直肠肿瘤MDT团队夺得全国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