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
《中国妇女报》公布10位突出女性为2021年度女性新闻人物,麻风病防治专家、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名列其中。
5日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儿童舒缓治疗活动中心揭牌。
6日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介入团队成功为1名造影剂过敏冠心病患者零造影剂植入心脏支架,用时仅15分钟。
8日
中日友好医院启动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体系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通过多种形式推广ILD相关知识和管理规范,推动我国ILD的整体认识和促、防、诊、控、治、康水平的提升。
18日
市卫生健康委编印《北京卫生健康系统“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优秀故事集》并摄制宣讲活动光盘。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获批成为全国中医药老年眼病防治中心和全国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
19日
“中几友好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建设项目总结暨揭牌活动”在几内亚中几友好医院举行。
23日
以宣武医院为牵头单位、7家医疗机构参与的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正式开诊。运行53天,是北京冬(残)奥会规模最大、服务时间最长、就诊人数最多的诊所。
24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关于通报表扬2021年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的通知》,对北京市派出的中国第28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等多批医疗队予以通报表扬。
26日
2022年北京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工作,全面部署北京中医药“十四五”规划实施和2022年重点工作。
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发布,北京安定医院获精神专科榜第一。
27日
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创下活体辅助肝移植最小移植物世界纪录,30岁的肝硬化患者接受了姐姐捐赠的187克肝脏,成功完成肝移植手术。供受者均康复。
30日
市卫生健康委和驻京部队血液管理协调机制办公室联合印发《北京市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减免工作实施方案》和《北京市无偿献血者临床优先用血工作实施方案》。
1月
北京地坛医院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签署微生物大数据方面战略合作协议,被授予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临床分中心。
2月
2日~6日
市卫生健康委从全市60家二、三级医院共选派了1580名医护人员支援丰台区开展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3日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印发《北京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管理专班工作方案》,成立北京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管理专班。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指引(2022版)》,从感控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教育培训、监测报告、应急处置、制度建设、质控评价等方面明确要求。
10日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表彰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的决定》,由市卫生健康委推荐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海鹰被授予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16日
几内亚共和国卫生部长玛玛多·百代·迪亚洛向中国第28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全体队员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援几工作期间,为改善几内亚人民健康、提高中几友好医院医疗水平付出的不懈努力。
18日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北京市医疗行业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提升工作推进部署会。选择10家医院第一批启动实施,并将持续推进其余医院的5G信号覆盖工作。
北京儿童医院举办新生儿疾病筛查新技术研讨会及“新巢计划”启动仪式和合作单位授牌仪式,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罕见病实验室揭牌成立。
北京佑安医院吴昊-张彤教授团队获批青蒿素类药物在艾滋病领域的第一项发明专利——“双氢青蒿素在制备抑制免疫重建不良过度免疫激活的药物中的应用”。
21日
市卫生健康委全面启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工作,覆盖全市所有三级和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国家和北京市药政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新生儿)外科团队在国际首次提出Rex手术的四种分型及手术复发的治疗指南性建议的文章在在国际儿科领域SCI期刊Children发表。
24日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2年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北京市2021年区域母婴安全评价结果及孕产妇死亡病例市级评审结果。为孕产妇救治勇于担当团队及突出贡献专家颁发纪念杯,并公布年度孕产妇“零死亡”区名单。2021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2.72/10万,婴儿死亡率1.44‰,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25日
由市卫生健康委推荐的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屈晓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委分别评为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服务标兵。
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推选宣传活动终评会召开。会议审议确定了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等10人当选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佑安医院栗光明等30人获得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
28日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心”复杂先心病救治专项基金入驻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
2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3月
1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副局长、党组成员秦怀金赴清华大学考察调研,与校长王希勤、校长助理王宏伟就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会谈,双方签署《中医药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5日
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前往几内亚开始执行为期18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
7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合作协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全国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
8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批准北京儿童医院亦庄新院区设置床位1200张,亦庄新院区开诊时西城院区床位疏解至670张。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清玉教授为1位巨大心脏肿瘤伴频发室速的患者进行手术,完整切除了体积达10厘米×4.5厘米×3.5厘米、重量78克的超大心脏肿瘤,同时进行了左心室成形术,恢复心脏结构,手术顺利。
10日
北京市首家可探视新生儿系统落户顺义妇儿医院。
12日
市卫生健康委下发《北京市新冠肺炎院感防控培训方案和教材(试行第一版)》。
15日
以宣武医院为主要派出单位的中国第28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完成为期18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回京。
16日
市卫生健康委与市中医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北京市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升降浮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进开展北京市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升降浮沉”工程。
18日
北京市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心理卫生中心,加挂北京市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牌子。
20日
国内首个《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
21日
市卫生健康委发布4项卫生健康地方标准发布并于7月1日开始实施。分别是北京朝阳医院牵头制定的《即时检验血气分析结果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北京老年医院牵头制定的《老年友善医院评定技术规范》、北京安贞医院牵头制定的《医疗机构出院患者用药指导服务规范》和市疾控中心牵头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监测技术要求》。
23日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方舱医院建设准备工作会,研究部署方舱医院建设工作。
顺义区医院通过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备案机构检查,成为顺义区首家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产房被评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
24日
由航空总医院等7家单位参与起草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即时检验血气分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31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被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
3月
北京协和医院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
由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新生儿)外科牵头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评估Maralixibat用于胆道闭锁患者肝门肠吻合术后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期研究”启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胆道闭锁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
4月
7日
通州区儿童康复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被授予北京市儿童康复定点机构。
11日
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李元新团队成功实施我国首例、亚太地区第二例改良腹腔器官簇移植手术。
15日
在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联合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委会、北京妇幼保健院通过网络平台举办“共同关注宫颈癌、乳腺癌综合防控,一起向未来”线上科普宣传公益活动,守护女性健康。
北京首批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重点专项完成遴选,共计遴选出35个优秀项目。
20日
根据《关于调配低效价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至国家储备库的函》的要求,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向武汉血液中心调配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2800毫升,共计13袋。
市中医局举办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四季大会,展示学术交流、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产业链对接等典型案例。
30日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共八部分二十八条,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完善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培育发展银发经济、夯实老龄工作基础。
4月
西苑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5月
7日
2022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创新论坛在玉泉医院举办。
13日
市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重点区域一线医务人员出行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重点保障区域和优先保障的医务人员,要求各相关区卫生健康委负责汇总、审核辖区医疗机构符合保障条件、出行困难的医务人员信息并及时与滴滴出行网约车平台进行对接。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获批进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库。
18日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北京市率先实现远程技能考核。
19日
市卫生健康委以第12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为契机,开展本市2022 年“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
5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分中心在西苑医院挂牌。
人民医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并成为唯一中央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6月
1日
北京市举办“扩大筛查病种 呵护健康新生”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扩病种工作,将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病种由3种扩大至12种。
2日
阜外医院为一例高风险终末期心衰儿童成功植入Corheart 6左心室辅助装置。
8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在6月30日前将原先“军人优先”标识统一设立为“军人‘退役军人’优先”。各级医疗机构需在挂号、取药、收费、住院等环节设置“军人‘退役军人’优先”兼用或专用窗口,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军人‘退役军人’优先”兼用或专用候诊区域。
17日
市政府公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盐业管理若干规定〉等4项政府规章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304号),废止了《北京市献血管理办法》。此前,《北京市献血条例》于2022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民航医学中心南航北京体检站成立并启用。
19日
友谊医院建院70周年。启动“弘扬友谊文化,振奋友谊精神,追逐友谊梦想”主题文化活动月。
21日
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标字第9号(总第301号)公告,批准23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其中包括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制定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基本要求》(DB11/T 1990-2022),该标准将于10月1日开始实施。
25日
由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发起,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一科陈新月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共同牵头的“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召开全国启动会。
25日~26日
北京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三届京津冀地区中医医院院长高级研修班暨‘新时代·京津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26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正式揭牌。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举办“妇幼健康大会—北京行暨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中心母胎峰会”。
28日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扩建工程项目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西山园区二期项目在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西里奠基,全面启动施工建设。
29日
北京协和医院等6家医院获得“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经费支持。
30日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作为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组织召开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委员会议,审查通过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血液储存标准》《血液运输标准》《献血场所配置标准》和《血站业务场所命名指南》共5项标准。
6月
高级调度在线生命支持系统(ADLS)接入120调度指挥系统,停止使用美国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该系统为北京急救中心自主研发的院前急救在线指导系统,可通过120电话为呼救者提供标准化自救互救救命技术指导。
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时期京蒙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医院工作实施方案》。
市卫生健康委开展退休医学专家支援生态涵养区基层医疗卫生项目和二、三级医疗机构赴农村地区巡诊项目。
7月
1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正式开诊。
3日
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四季大会•夏季论坛开幕。来自2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50多个海外中医药团体负责人和中医药专家参会,会议同时进行网上直播,3000余人同步观看。
7日
北京市核酸采样志愿者招募项目报名49799次,累计资质审核合格19709人,参加考核6760人,考核合格6310人,上岗3318人。
8日
民航总医院院长彭定琼荣获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重大贡献奖。
航天中心医院与水利部机关服务局签署医疗健康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9日
举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签约及揭牌仪式。
13日
印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将部分医疗机构下放至各区登记等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办法》,将市卫生健康委登记的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约30%)下放至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登记。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登记的医疗美容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和医疗美容诊疗科目许可的现场验收,不再由市卫生健康委委托北京市医疗整形美容质控中心负责,由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自行组织。
18日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结果的通知》。
“首都儿科研究所-清华长庚医院诊疗中心”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举行揭牌仪式。
18日~19日
根据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在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干部人事处的组织协调下,由西城等10个区卫生健康委选派的“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医疗队共50人,按照帮扶对应关系分赴青海、内蒙10个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20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肖承悰获得“国医大师”称号,郭维琴、李曰庆获得“全国名中医”称号。
“通州区首届神经系统疾病论坛”上线通州区云课堂。
22日
友谊医院获得“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全国8家临床医疗单位之一,也是北方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临床医疗单位。
23日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玉泉医院举行。
26日
北京市老年口腔健康行动项目培训会召开,全市老年“口福”项目落地实践。
阜外医院凭借我国原创单纯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技术,完成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在国内上市后的全球首植。
27日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吴敏媛教授专家工作室&儿童生长发育管理中心揭牌。
28日
国医大师唐由之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2年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在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方元恒安康复医学合作康复基地成立。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5名宣讲员参加2022年度北京市百姓宣讲汇讲,在全市20支宣讲团中夺得第一名。
30日
北京老年医院获批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
31日
“携手创新,引领未来”——2022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届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入围单位,北京安定医院入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单位。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授予“妇联网+围产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项目首批省级基地。
8月
2日
复兴医院神经内科获批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培养点,并成为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及记忆障碍防治中心。
海淀医院成立国家级医学中心专项精准帮扶工程——脊柱微创暨疼痛康复技术培训示范中心·5G远程门诊中心。
4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榜单,阜外医院心血管病学、心血管外科学连续8年名列年度学科榜单首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和神经病学连续6年蝉联全国第一。
5日
召开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该专委会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学术支撑平台与全国生活方式医学联盟,为政府制定大健康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8日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获批科技部“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库”。
9日
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中医局、市残联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康复医疗机构转型,从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等五方面明确重点任务,着力推动本市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10日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与赤峰松山中医蒙医医院签订中医诊疗中心专科联盟协议。
12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13日
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揭晓活动。童朝晖等10人获得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
19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正式揭牌成立。
西城区脾胃病专科医联体正式成立,该医联体是以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和北京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三家中医医院为平台,联系首都脾胃病专科优质资源,以消化疾病诊疗为重点,以技术和管理为纽带的协作组织。
20日
“循肠论道·晚期结直肠癌学苑”——结直肠癌MDT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肿瘤MDT团队获得全国总冠军。
由广安门医院、玉泉医院、华医世界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经方大会暨经方高级培训班在玉泉医院举办。
20日~9月18日
召开以“健康心脏,健康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心脏大会暨第七届中国血管大会。大会累计观看量近3500万人次。
26日
根据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派遣医疗队伍支援帮助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函》和市领导批示要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建305人的医疗队赴拉萨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通报第二、三批康复转型公立医疗机构验收结果的通知》,西城区广外医院、海淀区羊坊店医院、丰台区铁营医院、通州区第二医院、房山区韩村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怀柔区汤河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怀柔区第二医院)、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延庆区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家转型机构均已达到二级康复医院标准。
由北京安定院长王刚组织编制的《中国精神科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 年版)》正式出版。
30日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签订口腔专科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书。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基层超声内镜培训推广基地”挂牌仪式在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举行。
31日~9月1日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1年度医疗专业质控中心现场评估会。医学检验、护理、超声医学、药学、临床麻醉、职业健康检查、人类辅助生殖、医疗数据管理、核医学、体检等10家中心被评为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医学检验质控中心和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在近三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工作,被授予疫情防控突出贡献奖。
8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卫生行业标准《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时生长评价标准》(WS/T800-2022),首都儿科研究所为第一起草单位、生长发育研究室李辉研究员为第一起草人。
复兴医院综合/老年医学科获批中国老年医院联盟老年营养示范病房,在第一批23家医院中获得最高分。
9月
1日
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2022年公共卫生高峰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召开。本次论坛是2022年北京国际医学论坛的主论坛,是2022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的重点活动,主题为“共促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张宏家与法国驻华使馆代表在2022年服贸会公共卫生高峰论坛上签署中法急救医学合作交流协议。
北京友谊医院携带世界首台微米级耳科CT、冠脉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国际首个应用2D转3D成像技术的 4K3D 超高清内镜系统和国产单臂构型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四大创新成果亮相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日
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2智慧康养高峰论坛向社会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这是北京市连续第16年发布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东城区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紫金健康”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召开。
3日
西城区康复医学中心成立,展览路医院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成功转型康复医学领域的医院,在康复医学中心建设中具有牵头作用,利用医院康复技术优势,辐射和带动西城区整体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建立三级康复服务体系。
5日
东城区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大会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12日
北京市组建的第一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启程赴受援国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医疗队由北京世纪坛医院派出,共有9名队员。
举办主题为“消除母婴传播 孕育未来希望”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竞赛活动。全市居民参与线上活动达13.1万人,专业人员1.7万人。
16日~18日
复兴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主办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
19日~30日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在“小马医盟”网络平台上举办全国肛肠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暨中医肛肠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20日
北京老年医院顺利通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复评,成为全市首家通过老年友善机构复评工作的医疗机构。
22日
全国首张氯巴占处方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出,这是对罕见病用药可及性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23日
由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儿童肿瘤研究团队完成的、首个针对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发病率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现状研究在《柳叶刀》发表。
市中医局在线上举办北京市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仪式暨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启动会。
25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机关第一届委员会、机关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召开机关纪委第一次全会,选举曲新丽为机关纪委书记、陆珊为机关纪委副书记。组织召开机关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高坚为机关党委书记、姚铁男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曲新丽为机关党委副书记。
28日
北京市性病防治所揭牌仪式在北京佑安医院举行。
29日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联合昌平区中医医院、城北街道清秀园社区等多机构联动,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主题宣传活动”。
30日
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标字第18号(总第310号)公告,批准2项北京市地方标准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其中包括由市精神卫生保健所牵头制定的《精神卫生数据元规范》(DB11/T 3033-2022)。该标准是市卫生健康委继《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和《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之后制定的第三项卫生健康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密云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9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作为口腔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心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单位,是国内口腔医学领域唯一一家入选揭榜单位。
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成功完成国内首例为高危脑梗患者实施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EUS-PEG手术)。
报经应急管理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作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联合发文的六家转型医疗机构中唯一一家中医医院,入选北京市安宁疗护中心建设单位。与北京协和医院签订安宁缓和医疗专科医联体协议,结合中医药特色适宜技术疗法及中医药特色心理调适疏导等,为生命终末期患者提供系统、专业、特色鲜明的安宁疗护服务。
10月
14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密云院区挂牌成立。
15日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第五届儿童遗传性疾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高峰论坛举办,累计观看量达30万人。
18日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要点》,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19日
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建立人工类脑智能神经调控治疗中心和神经康复步态综合评估及训练中心。
20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北京市民政局、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举办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启动会,北京市100家医养结合机构和河北省环京县市10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北京市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平台,发挥北京医疗资源优势,深化北京医养结合服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5日
航天中心医院航天医学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通过了通用技术集团专家评审,成为通用技术集团首个医学领域重点实验室。
27日
市卫生健康委通报2021-2022年度优质护理先进典型,包括先进护理团队21个、先进个人30名、老年护理示范项目10个。
29日
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部与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合作共建老年急危重症诊疗与研究中心揭牌。
31日
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120香山站通过北京市急救中心验收,正式运行。
10月
西苑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
由北京同仁医院申报的“过敏性疾病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获教育部立项。
11月
2日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丹麦王国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共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城市改变糖尿病”主题对话及发布活动在首都规划展览馆举行。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马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郑晋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贾伟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并就“城市可持续发展、慢性病防控与居民健康”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共同发布了“共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城市改变糖尿病”倡议。
7日
航空总医院南区医疗楼投入使用。
航天中心医院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签署“航天医学联合创新中心”共建协议,双方将围绕航天医学空间搭载实验、建设航天医学空间实验平台、探索太空医疗舱建设、推进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8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复同意北京急救中心成立北京市社会急救培训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
14日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下消化道疾病在线国际研修项目”线上启动,该项目为期4个月,共计13次课程,聚焦下消化道疾病,主题围绕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疑难重症。
20日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阜外医院连续13年列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心血管病、心外科)、专科综合排行榜(心血管病、心外科)榜首。
21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2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做好方舱和隔离点医务人员配置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调整方舱医务人员配置标准,对新冠感染者核酸检测和出院进行合理安排等。
23日
2022年中几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显微操作技术培训班在中几友好医院举办。
北京市延庆区方舱医院、怀柔方舱医院开舱。
25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0日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急救工作站启动运行,主要承担昌平区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
11月
西苑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防治血管衰老重点研究室。
根据ESI数据库数据显示,首都医科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分别为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其中,临床医学位列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位列ESI学科前5‰。
12月
1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优化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措施的通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查验健康码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进入,应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区域,补测抗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诊;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于核酸查验,仅查验陪诊人员核酸。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在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
1日~2日
北京协和医院代表团赴澳门就“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管理制度”的法案、筹备进度等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交换意见,并签署筹备期工作合作协议。
2日
市中医局召开全市中医药系统疫情防控会,通报全市疫情防控政策,发布方舱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引,启动中医药专家划片包区工作,公布市民居家中医药健康指引。
5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分级分类诊疗方案》。
7日
北京市延庆区世园方舱医院开舱。
10日
“2022中医药传承·北京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启动燕京医学名医著作“阅读践行21天”深度读书、师承入门活动,成立“海外中医药继续教育共建共享平台联盟”,公布了北京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专家库聘任名单。
13日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北京朝阳医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实地了解医院发热门诊设置、就诊转诊流程、药品储备供应等情况。市委书记尹力陪同调研。
14日
市卫生健康委在各区公布家庭医生(团队)及服务范围信息的基础上,整理汇总并紧急开发建设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信息查询(试用版)系统对外发布,确保居民在疫情新形势下能够及时、有效、便捷地得到医疗健康服务。
举办第二十五届京港洽谈会卫生健康合作高层研讨会,以视频连线方式在京港两地同步举行。会议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京港联动,携手发展”为主题,就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合作、智慧医疗发展与服务模式创新、新时代新生命观——老龄健康实践模式、中医药在国际标准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进行研讨。
16日
北京同仁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批准成为全国28家首批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
18日
北京医学会在线上召开“第三届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暨北京医学会成立100周年学术报告会”。
2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张金哲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25日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第一梯次40家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提升扩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重症救治设备采购配备、重症救治床位改造、重症医护人员配备、工作进度信息报送。12月31日,40家医院合计需准备4类重症救治床位6458张,已完成准备7530张。重症医护人员总体到位率154.73%。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症早期干预服务的通知》,提出完善新冠重点人群台账、加强居家监测服务、积极开展重点人群早期干预、持续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广泛开展公众宣传引导等五项措施,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26日~31日
市卫生健康委依托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16区人口比例针对43264名成年人开展了新冠病毒感染及就诊情况的调查分析,形成《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就诊分析报告》。
28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落实国家医学中心相应职责任务,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组织建院4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京东妇幼健康交流研讨会”,邀请全市医疗服务、保健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分享先进经验。
29日
市老龄委印发《关于命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第二批)的通知》,命名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等20个单位为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
30日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年度总结会及“展妇幼风采,为健康加油”骨干演讲比赛。
31日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和健康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在会上以“非传染病收治定点医院医务人员防护的疫情防控策略”为主题作交流分享。
海淀医院挂牌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尿控盆底疾病诊疗中心海淀医院会诊示范中心。
12月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牵头,联合国内17家传染病医院共同发起成立精准医疗与转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