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生舆情监测周报五
日期:2009-01-06         来源:

本期导语: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21篇相关信息,时间从2008年12月20日到12月26日,监测范围包括全国主流媒体及政府网站等。内容主要是目前发生在北京市的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本次监测时间段内疫苗问题,仍旧是各方讨论的热点。

一、信息目录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卫生部门部署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2、卫生部:新农合保障能力有限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3、卫生部:面粉越白越不营养!

4、2008中国高血压学科疾病诊疗规范与发展策略论坛在北京召开

5、生命时报:掌纹治病纯属骗人 专家呼吁清理中医科普市场

6、妇科洗液真的“洗洗更健康”吗?

7、2010年医保制度将覆盖90%中国人

8、提高免疫延缓衰老 促进老年健康——“免疫调节与抗衰老宣传教育工程”在北京启动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9、北京成立首批药物警戒站 不合理用药将被监测

10、北京两月男婴服糖丸后夭折,卫生局介入调查

11、北京三年内社区医院全配中医 兼开养生健康处方

12、北京流感发病明显增多 专家提醒四招预防流感

13、预防节日病为您支三招

14、同仁堂中医院下周起试营业

15、宣武六社区老人明年可享一年老年病干预管理

16、北京社区医院药物利用与评价研究项目启动

17、北京居民食盐食油摄入量严重超标 锻炼不足

18、京25所高中调查显示 人格偏离问题男生多于女生

19、接种甲肝疫苗后男婴尿血3日

20、北京慢病农民首试常用药"免费" 18种药物可报销

21、手术不必家属签字:患者知情权如何保障

二、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标题: 卫生部门部署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媒体: 中国广播网  12月26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08-12-26/073314940393s.shtml

主要内容:

卫生部门紧急部署进一步做好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东明说,当前灾区的县乡临时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活动板房和医疗设备基本能满足目前灾区的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需要,有的永久性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工建设。他说:“现在灾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完全恢复到震前的水平,包括会诊查房,24小时值班、门诊、急诊的运转和按时安排患者的手术等等。同时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到了有效落实。”

梁东明说,现在灾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疾控机构都已经全面恢复了疫情监测网络直报。他说:“在灾区没有发生和灾害相关的一些重大传染病疫情,尤其灾区没有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通过在抗震救灾时使用的手机直报和卡片兼报的方式使我们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一直在良好地运行。”

与此同时,各重灾县卫生监督机构也加大了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的频次和力度。“对一些重点的部位,包括居民的临时安置点、建筑工地、学校这些人群比较密集的地区加强餐饮监测,和饮用水监测,现在灾区的集中式供水都完全是进行了加氯消毒的。”

2、标题: 卫生部:新农合保障能力有限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媒体:中国广播网  12月24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08-12-24/155414930655s.shtml

主要内容

卫生部新农合技术指导组2008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听取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农业人口较少地区地市级统筹、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衔接三项试点工作进展,新农合绩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情况报告,以及技术指导组2008年工作总结,研究讨论了2009年重点工作。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同志出席了会议,他充分肯定了技术指导组专家几年来辛勤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如何以巩固、完善、发展、提高为主线做好今后的新农合工作与技术指导组专家深入交换了意见。他指出,五年多来,新农合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在参合、筹资、受益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保障能力仍比较有限,制度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不可估价过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就如何建立稳定、有效的筹资机制,加强对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有效的新农合经办机构人才及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关注农民工医疗保障,加快新农合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他希望,技术指导组专家继续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新农合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加强对新农合重点难点问题和一些前瞻性问题的理论研究,为新农合制度的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标题: 卫生部:面粉越白越不营养!

媒体:中华网健康频道  12月25日

链接:http://health.china.com/html/zixun/jiankangkuaixun/200812/25-26454.html

主要内容:

面粉增白剂的问题,最近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国家粮食局12月9日向卫生部提交了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12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予以答复,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最后再做出是否禁用的决定。

其实,是否禁用暂且不提,面粉本身就不是越白越好,根本不用刻意追求。

北京食品学会高级工程师刘方成解释,面粉之所以会发白,是由于其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大。但在这种情况下,面粉中所含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量就会相对减少。“虽然越白的面粉品质越好,但从营养价值来讲,却不是这么回事。而颜色深些的面粉所含的微量元素相比较而言会多些,因此营养价值反而更高。”

4、标题: 2008中国高血压学科疾病诊疗规范与发展策略论坛在北京召开

媒体:搜狐健康  12月25日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8-12/25/content_10558772.htm

主要内容:

"2008中国高血压学科疾病诊疗规范与发展策略论坛"于2008年12月13日-14日在北京胜利饭店召开,这是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由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学术论坛,主要讨论的议题有两个,高血压学科各疾病的规范治疗问题和早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5、 标题: 生命时报:掌纹治病纯属骗人 专家呼吁清理中医科普市场

媒体:人民网-《生命时报》 12月25日

链接:http://society.people.com.cn/GB/97734/8578950.html

主要内容: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中医保健与诊疗方法与中医基本理论脱节,有的甚至是猎奇和哗众取宠。“如中医强调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但在个别书籍或电视节目中,却出现了片面强调一诊代替四诊,夸大一诊之说,这必然会给中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毫不讳言地说,现在某些媒体上宣讲的中医保健内容混乱不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程伟称,很多诊断方法本来就不是主流的,甚至连非主流都算不上,只是挂着中医的招牌,扰乱着老百姓的视听。它们这种大肆宣扬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既损害中医形象,也损害媒体的公信力,老百姓一定不能偏听偏信,要通过规范检查来确诊病情

6、 标题: 妇科洗液真的“洗洗更健康”吗?

媒体:中国化妆品网 12月26日

链接:http://www.zghzp.com/news/08/1226125020.html

主要内容:

不久前,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查处7种不合格抗(抑)菌洗剂的通知,由此引发各方对妇科洗液类产品的质疑。妇科洗液是否真有功效?广告中宣传的“每天用一点”、“洗洗更健康”,是否确有依据?妇科专家认为,不当使用妇科洗液可能引发严重的妇科病。

无国药准字号的洗液慎用

据了解,卫生部查处的7种不合格产品均为省级“卫消字”消毒产品。这7种产品的说明书中都写出了该产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而根据《消毒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中,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的消毒产品甚至将适用范围扩大为餐具、果菜、性病、器械,这也是不允许的。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妇科洗液主要有药品类(国药准字)、消毒类(卫消证字)、化妆品类(卫妆准字)。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相关人员解释说,洗液如果想拿到国药准字,需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要提供临床试验报告等确切治疗数据。因作为药品审批时间较长,需要条件较高,很多厂家就转而申请消毒品或化妆品批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朝晖教授告诉记者,妇科洗液不能随意使用,不正确使用会导致妇科疾病。女性外阴很娇嫩,非常容易对洗液过敏,尤其是消毒类产品刺激性较大,一旦过敏就会造成外阴瘙痒、外阴黏膜的改变等,严重的会招致真菌性感染。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女性因滥用洗液造成的皮肤过敏,最终发展成阴道炎等疾病。一些中药类的洗液本身就含有细菌,使用不当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外阴和阴道都发生感染不能光靠洗液

很多白领女性经常使用妇科冲洗器冲洗阴道,她们认为保持阴道无菌是预防疾病的保证。“其实不然。”刘朝晖教授说,女性阴道是弱酸性、以乳杆菌为主的微生物环境。正常的乳杆菌会分泌过氧化氢,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如果滥用阴道冲洗产品,会破坏阴道菌群平衡,“坏”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导致妇科疾病。

刘朝晖说,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曾有过阴道或外阴念珠菌感染,有些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一定要到医院找妇科医生诊治,不要自己诊治或购买一些药品、洗液使用。当出现感染时,往往是外阴和阴道都发生感染,光靠洗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什么情况需要使用阴道洗液呢?

那么,什么情况需要使用阴道洗液呢?刘朝晖说,当阴道被真菌感染,出现大量豆渣样白带时,会造成外阴痒及皮肤药物吸收困难,此时可使用冲洗液进行1次~2次阴道冲洗,把豆渣样的白带冲洗干净。但有些妇科医生开阴道冲洗液,竟然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剂量;或是病人认为自己没有好,擅自购买洗液继续盥洗,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般经过抗真菌药物的治疗,真菌就会被抗菌药物杀死,阴道就能恢复正常乳杆菌的酸性环境。如果此时再次冲洗,乳杆菌又会被冲出来。反复多次之后,正常菌群建立不起来,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7、 标题: 2010年医保制度将覆盖90%中国人

媒体:新华网  12月26日

链接:http://info.pharmacy.hc360.com/2008/12/26102072625.shtml

主要内容: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全球健康——《柳叶刀》专辑”首发式发言说,尽管二0二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还比较遥远,但是医改所提出的近期目标既能让人民群众看到、得到实惠,又能为最终实现上述目标奠定基础。

他称,五项目标第一是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第二是要建立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

第三是要加强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通过政策倾斜,让高水平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到基层、农村去工作,不仅给以适当的待遇,还要给予社会承认。

第四是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政府、社会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政府要保证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性需求。

第五是启动迫在眉睫的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是最难的但又是必须要做的。

8、标题: 提高免疫延缓衰老 促进老年健康——“免疫调节与抗衰老宣传教育工程”在北京启动

媒体:中国人口网  12月25日

链接:http://www.chinapop.gov.cn/xwzx/rkxw/200812/t20081225_163568.html

主要内容:

2008年12月25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免疫调节与抗衰老宣传教育工程”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启动。该工程旨在充分发挥医学保健专家、学者的作用,宣传人体免疫调节的机理和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知识、方法;宣传人体自然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的知识、方法,促进广大中老年人健康长寿。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9、 标题: 北京成立首批药物警戒站 不合理用药将被监测

媒体: 京华时报  12月26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hyxw/news/2008/12-26/1503887.shtml

主要内容:

昨天,本市首批10家三级甲等医院药物警戒站正式挂牌成立。药物警戒站将针对药品质量、不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等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预警,实现对药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2007年,市药监局提出探索开展药物警戒构想,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市政府2007年“折子工程”。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昨天,最终选定了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设立首批药物警戒站。

10、标题: 北京两月男婴服糖丸后夭折,卫生局介入调查

媒体:人民网  12月23日

链接:http://hi.people.com.cn/2008/12/23/419898.html

主要内容:

服用糖丸后俩月男婴夭折事发朝阳区楼梓庄今天下午进行尸检以确定死亡原因区卫生局已介入调查。

11、标题: 北京三年内社区医院全配中医 兼开养生健康处方

媒体:北京晚报  12月25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zcdt/news/2008/12-25/1502872.shtml

主要内容:

从明年开始,本市将出重拳发展以“简、便、验、廉”为特色的社区中医服务,充分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预防方面的优势。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中医局了解到,预计三年内,全市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配备一名中医全科医生坐堂,为辖区市民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在开具治疗方子的同时,还要为居民开出饮食、运动等养生健康处方。

市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年内,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建立中医健康促进指导室。这个中医指导室将在目前为广大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基础上,补充建立中医健康档案。

中医全科“郎中”还将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北京的环境气候、当时的天气状况等因素,为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开具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在内的全方位养生健康处方。

12、标题: 北京流感发病明显增多 专家提醒四招预防流感

媒体:北京晚报  12月25日

链接: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0/22121/8578717.html

主要内容:

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流感样病例发病及流感病毒分离率较前期明显升高,目前本市已进入流感发病高峰时期。

四招防流感:

注意防寒保暖、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阳光充足的天气开展适当的体育锻炼;

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尤其是对于学校、办公室等人员较为密集的环境,保证空气新鲜。但不提倡在出现大风降温的天气开窗,避免造成受凉免疫力下降;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如医院),出去时尽量戴口罩。

在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同时应该戴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护理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时应注意戴口罩防止感染,同时要勤洗手保证手部清洁避免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13、标题: 同仁堂中医院下周起试营业

媒体:北京晨报  12月25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08-12-25/230914936845s.shtml

主要内容:

从明年1月1日起,崇文区的居民就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同仁堂的特色中医服务。记者昨天从崇文区卫生局了解到,同仁堂集团向崇文区资助了50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下周一,位于崇文区西打磨厂街46号的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将试营业,并将在明年上半年内正式营业。

14、标题: 预防节日病为您支三招

媒体:北京晨报  12月25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08-12-25/230914936842s.shtml

主要内容:

元旦、春节即将到来,昨天,市卫生局发布最新一期的健康播报提醒市民,在两节来临时,要注意预防节日病,并给市民支了“三招”。预防节日病要从现在做起。首先是节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二是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过度疲劳,坚持适当的户外锻炼。第三是注意食品安全,如果市民在节日期间有卫生防病、食品卫生和看病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可随时拨打北京市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进行咨询或投诉。

15、标题: 宣武六社区老人明年可享一年老年病干预管理

媒体:千龙网  12月25日

链接:http://report.qianlong.com/33378/2008/12/25/118@4806224.htm

主要内容:

从明年1月1日开始,宣武区牛街东里、小红庙、西便门东里等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将与宣武医院合作,对患有老年痴呆、抑郁、帕金森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下肢动脉硬化、痛风、贫血、营养不良、跌倒等10种疾病或综合症的老年人进行为期一年的干预管理。宣武医院将组建富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作为接诊团队,为转诊来的老年病患进行会诊。所涉及到的抽血和挂号费用约150元将全部给予免除。

据宣武区卫生局介绍,此项活动是宣武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与宣武医院共同承担的《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研究》的项目内容。通过此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总结、修订、完善宣武区老年病筛查、诊断、管理和预防工作,逐步建立起与宣武医院老年科的双向转诊通道。

16、标题: 北京社区医院药物利用与评价研究项目启动

媒体:中国医药报  12月23日

链接:http://www.cnpharm.cn/www/news/10/64447.html

主要内容:

北京中青年药师沙龙12月18日在京启动“北京社区医院药物利用与评价研究课题暨安心用药工程”项目,以提高社区安全用药水平,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全新的数据支持。

17、标题: 北京居民食盐食油摄入量严重超标 锻炼不足

媒体:中国网  12月26日

链接:http://county.aweb.com.cn/2008/12/26/480200812261041500.html

主要内容: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北京健康管理研讨会上,北京市卫生局疾病控制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卫生局已经启动“健康北京人、健康北京城——全民健康促进10年行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大健康行动。

《健康北京十年行动规划》(草案)提出,北京将通过未来10年内实施10大健康行动,实现2014年的人均期望寿命值达到81岁,到2017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2岁的目标。

十大健康行动包括:健康宣传行动、人人方便健康运动、健康食品行动、健康老龄化行动、白内障复明行动、癌症筛查行动、关注血压行动、健康餐厅行动、健康校园行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行动。

18、标题: 京25所高中调查显示 人格偏离问题男生多于女生

媒体:东北教育网  12月25日

主要内容:

未满18岁的青少年出现人格问题且符合人格障碍症状标准,称人格偏离。历时3年,对北京市25所高中10039名学生的调查显示——

首次进行的社区人群大样本人格障碍系列流行病学研究——北京市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干预研究历时3年完成,北大公共管理学院的这项研究,填补了我国高中生人格障碍流行病学资料的空白。

调查结果如下:人格偏离检出率(高一女生8.3%男生12.6%),高一时有人格偏离(3年后七成能自愈),遗传因素约占85%(通过干预可有效控制)

19、标题: 接种甲肝疫苗后男婴尿血3日

媒体: 新京报  12月24日

链接: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8/12-24/008@031139.htm

主要内容:

11月21日,郑先生去海淀区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一岁多的儿子接种甲肝疫苗,此后三天孩子出现血尿症状。昨日中午,该卫生服务中心连同海淀区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郑先生家,观察孩子的诊断结果,并表示将开专家会鉴定。

社区卫生所称疫苗和注射流程无问题,疾控中心表示将开专家会鉴定原因。

20、标题: 北京慢病农民首试常用药"免费" 18种药物可报销

媒体:新京报  12月24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ylgg/news/2008/12-24/1500193.shtml

主要内容: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已在北京房山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部分农民中试点探索。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患者,服用18种基本药物可完全报销。

21、标题: 手术不必家属签字:患者知情权如何保障

媒体:新京报  12月25日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2/25/content_10555822.htm

主要内容:

日前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侵权行为法草案”规定,因抢救患者等紧急情况,难以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同意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这意味着,在抢救危急病人时,即使没有家属签字,医院也能采取动手术等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