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生舆情监测周报
(第十九期)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八日
本期导语: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18篇相关信息,时间从2009年4月18日到2009年4月24日,监测范围包括全国主流媒体及政府网站等。内容主要是监测时间段内发生在北京市的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本次监测时间段内公立医院中医可多点出诊是各方讨论的热点。
一、信息目录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 卫生部等4部门: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
2. 王国强到北京郊区调研农村中医、中药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3. 北京规定公立医院中医可多点出诊
4. 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 大医院看病小医院康复
5. 北京市天通苑11家社区卫生站获医保定点资格
6. 北京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拟引入人民调解
7. 北京手足口疫情近期反弹 水痘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
8. 北京去年清退不合格食品4288种
9. 首届妇幼卫生工作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10. 全球最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在北京建成
11.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12. 北京手足口病患儿每天确诊百例 主因非EV71
13. 北京平谷区参合农民就医可即时报销
14. 吃“糖丸”反应异常可获补偿
15. 本市三级医院 须设置精神科
16. 梁万年:预防肿瘤要坚持三级预防体系
17. 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有近1/3人感染结核菌
18. 添加剂使用过量10种食品北京停售
二、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标题:卫生部等4部门: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
媒体:中国广播网·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09-04/443248.html
主要内容:
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月24日联合在北京举办保护农民工健康高层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同志出席论坛并讲话。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同志作了主题演讲。用人单位代表、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燕山石化分公司罗强同志和农民工代表、北京京煤集团昊华能源公司木城涧煤矿邓麒祥同志在会上发言。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代表应邀出席论坛并致辞。
张榕明在致辞中说,党和政府历年来不断加强职业病防治的法制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探索建立了国家职业病防治监管体制和机制,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有力地保护了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农民工职业病问题十分突出。张榕明指出,各级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用人单位要认真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全面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承担保护农民工健康的责任。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要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保护农民工健康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职业病防治,保护农民工健康的氛围。
陈竺部长在主题演讲中说,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保护农民工健康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各地政府要把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农民工健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陈竺指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强化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法律法规。要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农民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学术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新闻媒体等参与保护农民工健康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农民工健康贡献力量,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健康的良好氛围。
陈竺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健康的良好氛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负责同志在演讲中也深刻阐述了保护农民工健康权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部门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提高工伤保险覆盖率;加强安全生产,保护农民工健康安全;加强群众性监督,维护农民工健康权益等要求。各部门还强调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承担保护农民工健康责任。用人单位代表和农民工代表也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农民工健康权益的角度,提出了履行责任、保护农民工健康的做法,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健康。
来自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的代表,劳动者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京各大企业代表,大专院校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了论坛。
2、 标题:王国强到北京郊区调研农村中医、中药发展情况
媒体:中医药局网站·2009年4月23日
链接:http://news.hexun.com/2009-04-23/116993944.html
主要内容:
4月18日、19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到北京郊区怀柔区、密云县调研农村中医、中药发展情况。
王国强副部长先后考察了怀柔区的中医医院、北京天惠药业公司和密云县中医医院,并与怀柔区、密云县政府、卫生局领导和中医医院、天惠药业的干部职工座谈,详细了解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关注农村基层落实北京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突出中医药特色、发展中医药服务的进展。
在怀柔区中医医院、密云县中医医院,王国强副部长看到医院在中风病、骨伤病、肾病等专科专病领域,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中医特色,密云县制剂室成为全市二级中医医院唯一通过GPP认证的制剂室,开发生产院内中药制剂品种30余种。并且作为农村中医药服务的龙头,二家医院均作为基地,承担起培养、培训当地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任务。
王国强副部长在与医院干部、职工的座谈中强调北京市的农村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一定要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突出特色、惠及百姓。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3、 标题: 北京规定公立医院中医可多点出诊
媒体:北京晨报·2009年4月22日
链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4/0422_17_1119075.shtml
主要内容:
昨天,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本市鼓励医生多地点执业将首先由中医实现。只要公立医院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师,就可到执业注册地点以外的社区、农村多地点行医。
今年本市出台的允许和鼓励医生多地点执业政策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广泛讨论。多地点行医一方面可让患者拓宽现在紧张的就医环境,但另一方面是否会造成专家资源乱用,并无法监管。对此,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处长王会玲说,多点执业,是指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注册两个及以上的执业地点,并在执业地点按照所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医师多点执业和“走穴”有着本质区别,“走穴”是为个人利益所走,多点执业是为公益事业、为缓解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二者价值取向不一样,监管机制也不同。
因此,中医将先行拉开多地点执业的序幕。这也是在全国率先创新中医执业医师注册管理模式。目前本市有中医医师资格的医生近6000人。但并不意味着这6000名中医都可以多地点行医,而只有公立医院的、中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才有资格。这些专家在行医之前,要到所属区县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中医的多地点行医政策是鼓励医生进入到社区医院、农村,还有药店。
借着多点执业的政策,本市今年还将进一步推动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不仅将实施城区三级中医医院对口支援郊区中医医院的“手拉手”工程,还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全市城乡统筹实施大型中医医院专家到社区服务的“中医专家社区巡诊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都要有中医专家定时、定点出诊。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透露,3年内,全市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配备一名中医全科医生,为辖区市民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开养生健康处方。
4、 标题: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 大医院看病小医院康复
媒体:新京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topic/xylgg/news/hgjj/20090424/577214.shtml
主要内容:
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二级以下医院将变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护理院、康复院,承担居民的防病保健、常见病诊疗、大病预约转诊及手术病愈后的康复、护理等职责,缓解就诊者全部拥挤在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
4月17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2009年医政工作会,部署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规划,拟按照区域医疗共同体思路,重新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居住区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昨天说,一级基层医院,(区级)二级医院、三甲大医院等已成患者就医“导航”的传统标准,该标准将随着北京医改进程逐渐淡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北京城每30万-50万人口的居住区,由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几家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院为主要元素,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将不仅只有公立医院参与。在北京市卫生局选定的护理院、康复院试点中,不仅包括政府举办的北京市第二医院,还有原二七机车车辆厂医院改建的颐乐养老院和民营资本开设的英智康复院。
护理院、康复院可小成本改建
邓小虹介绍,护理院和康复院与医院不同,不占用大型医疗设备,不需要专家,利用目前二级以下基层医院的现有医疗资源,即可小成本改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对大医院评价和收入机制改革的经济杠杆,有望引导在大医院拥挤、滞留“压床”的患者,及时转至周边小型医疗机构,获得细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进一步盘活有限的大医院专家资源,为更多大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大医院负责与社区卫生网对接
此外,如何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放心选择社区诊疗?也成为摆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面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北京市卫生局的规划,今年年内,北京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均将设立全科医学科,负责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对接,保障社区全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标准与大医院一致,同时,还要确保经社区转诊的疑难重症患者,能够便捷获得专家诊疗服务。
5、 标题:北京市天通苑11家社区卫生站获医保定点资格
媒体:北京日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9189150.html
主要内容:
家住天通苑附近的参保居民今后可以就近就医了。昌平区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通苑北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等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列入本市医保定点机构。5月起,参保人员在这里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将可纳入报销范围。
23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通知,新增了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这11家卫生机构均隶属于昌平区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9家属于天通苑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另外2家分别是九台都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流星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6、 标题: 北京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拟引入人民调解
媒体:新京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topic/xylgg/news/hgjj/20090424/577305.shtml
主要内容: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昨日表示,为解决医患纠纷解决途径不一、赔偿标准缺失的现状,北京市卫生局正在与司法和公安部门协调,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让人民调解参与医疗纠纷处理。
邓小虹称,北京将借鉴天津等地的先行经验,引入相似的工作模式: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把卫生局、公安局、司法局、保监会和医疗责任险等“角色”联合起来,逐渐把医疗事故和非医疗事故的调解、鉴定和赔偿标准统一化。
目前,北京地区发生的医疗纠纷有几种解决方式,一是到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鉴定为不同级别的事故,可按标准获得赔偿;二是到法院起诉,申请司法鉴定和民事伤害赔偿;三是通过医疗责任保险,先由保险公司的调解专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打官司,最终赔偿由保险支付。
但是,现实情况下,很多医疗纠纷并非医疗事故,患者并不认可,越来越多地到法院打官司,申请民事伤害赔偿,导致非医疗事故赔偿款所得,反而比医疗事故赔偿款更高。
7、 标题: 北京手足口疫情近期反弹 水痘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
媒体:新京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9186541.html
主要内容:
北京市卫生局4月23日发布健康播报中显示,上周本市手足口病再呈上升趋势。
前一周报告本市手足口病略有下降后,最新一周的数据显示,手足口报告病例数又有所反弹。统计数字显示,上周全市报告手足口病817例,比前一周的748例多了69例,上升9.22%。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区县为丰台、大兴、海淀、朝阳和通州,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5.97%;职业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27%。
与此同时,上周报告水痘563例,比去年同期上升23.46%。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区县为丰台、朝阳、海淀、昌平和通州,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2.70%;职业主要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2.59%。
8、 标题:北京去年清退不合格食品4288种
媒体:京华时报·2009年4月21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aqjs/news/2009/04-21/1655485.shtml
主要内容:
昨天,北京市立法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公布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立法评估报告显示,自本市实施《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一年多以来,本市共有4288种不合格食品、51家屡出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被清退出首都市场。
去年前10个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猪肉、豆制品等6类重点食品的总体合格率达到98.34%,较2007年同期提升了1.16个百分点。
此外,《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修订实施后,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城市道路环境卫生方面,道路清洁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0%。
9、 标题:首届妇幼卫生工作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媒体:光明网·2009年4月21日
链接:http://www.gmw.cn/content/2009-04/21/content_912028.htm
主要内容:
日前,“面向妇幼拥抱健康”——2009年第一届妇幼卫生工作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召开。此次论坛由丰台区卫生局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协办。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秦耕、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鲁勇、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等领导高度关注并参会。上海、黑龙江、大连、江苏和浙江5
省市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协会专家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北京市其他区、县的妇幼保健机构专家共同参加了论坛。
丰台区卫生局局长张杨在接受采访时说:“妇幼卫生工作是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占我国总人口三分之二,妇女儿童健康是民族兴盛的基础,妇幼卫生水平的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妇幼保健事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对于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张杨还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刚刚出台,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而妇幼保健工作在这个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借此契机主办此次论坛,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妇幼卫生工作的认识和关注,为大家共同了解当今国内外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的前沿和进展,为其他省市、北京市其他区县开展相关工作交流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丰台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史坤翀在论坛会上交流经验时说:“近年来,丰台区妇幼保健工作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在服务技术和妇幼管理模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区卫生局与计生委、民政等部门协作实施了“幸福家庭工程”,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免费婚前体检、免费孕前体检和婚姻登记一条龙模式,有效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再如为辖区流动儿童开展了“同在蓝天下”免费体检项目,首创了流动儿童体检“健康大篷车”,将体检车开到生活贫困的流动人口地区为贫困流动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及健康育儿指导,有效提高了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同时,加强了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与监测,不仅为流动孕产妇免费建立母婴健康档案,更定期深入流动人口聚集地区,为流动孕产妇提供免费咨询和免费体检等服务,有力地保障了流动孕产妇的母婴安全”。
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秦耕在论坛会上谈道:“卫生部在2009年卫生工作要点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建立妇幼卫生评价体系,规范妇幼保健服务。要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大力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落实婚(孕)前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干预措施,开展爱婴行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加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重点做好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工作”。
同时,秦耕认为此次由丰台区卫生局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协办的“2009年第一届妇幼卫生工作发展论坛”,交流的课题切合工作需要,交流范围非常的广泛,将对共同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论坛会上,专家们就“妇幼卫生发展”、“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现状和策略”、“胎儿及新生儿先心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以及“开展孕产妇危重病例点评,促进产科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高”等多个方面的专题进行了交流。
10、 标题: 全球最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在北京建成
媒体:中国新闻网 ·2009年4月22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hyxw/news/2009/04-22/1657034.shtml
主要内容:
目前世界库容量最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新库今天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该库坐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库容量为五十万份,是中国卫生部批准的首家获得执业许可的脐带血库、
该库总负责人高峰称,他们首次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可存储五千份脐带血的大型液氮罐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液氮补充控制系统,可对温度、湿度以及各种气体含量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储存绝对安全。
据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刘开彦介绍,脐带血是分娩时胎儿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因其含有可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成为继骨髓、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瘤等多种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缺氧引起的脑损伤、脑瘫、糖尿病等。
他称,脐血来源广泛,采集方便,不存在风险与伦理问题,且排异反应轻,配型相合程度低,并能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移植时机,因此疗效好,副作用小,医疗费用低。
高峰透露,目前北京脐带血库储存公民捐赠脐血干细胞近万份,公民自愿出资存储六万五千多份;已使用二百多份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其中八十五份为七十名患者完成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治疗,一百一十份帮助一百零四位病人完成辅助治疗;此外去年还向社会捐赠脐血二十三份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
调查显示,全球约有二百家脐带血库,其中捐赠储量近三十五万份,自愿出资储存的脐血造血干细胞超过七十八万份;临床应用已超过一万五千万份。
中国目前每年有上百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达四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儿童,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据中国卫生部规划,到二0一0年前将在全国设置四至十个“脐带血库”,截至今年初已有上海、广东、四川、山东等六脐血库相继通过验收获得执业许可证。
专家估算,中国公民自愿捐赠脐带血库存量达到七至十万份时就能基本满足目前全国儿童相关疾病临床治疗需求。
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称,截止到去年一月,中国脐带血库总共存储公民自愿捐赠的脐血造血干细胞二点五万份, 公民自愿出资储存的脐血造血干细胞超过八万份;已完成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五百多例。
11、 标题: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媒体:东方今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4/062815519523s.shtml
主要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的不安全食品。昨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草案共九章五十七条。根据草案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投诉、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报告发现的不安全食品。
12、 标题: 北京手足口病患儿每天确诊百例 主因非EV71
媒体:新京报·2009年4月21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kong/news/2009/04-21/1655456.shtml
主要内容:
昨天,中国疾控中心就手足口疫情举办专家在线访谈,称手足口病不会发生全国范围内快速的蔓延,仅呈现为一定区域范围的地方性流行。
暴发区域逐年西移
2007年,手足口疫情在山东临沂聚集性暴发,2008年高发区移至安徽阜阳,2009年,严重高发疫情继续西移至山东菏泽和河南商丘。
目前,北京地区的手足口疫情呈持续上升的高度散发态势,每天约有百名5岁以下儿童被确诊罹患手足口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监测发现,北京地区的手足口疫主力流行病毒不是杀伤力最强的肠道病毒EV71,绝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在家隔离休息约一周左右即恢复健康,少部分患儿对症治疗数日后也可痊愈,只有极少部分患儿出现持续高烧、呼吸障碍等较严重症状。
专家建议细分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是依靠医生临床鉴别患儿症状来确诊、报告的传染病。北京地坛医院副主任医师卢联合建议,北京乃至全国的临床医生,应学习上世纪末台湾防控手足口疫情的经验,将手足口病可能引起的损害和出现的症状细分,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各医院儿科,逐步建立严格的手足口症状细分识别、动态监测和实时报告规范,对一切有重症征兆的手足口患儿,尽早对症治疗,遏制病情演变成危重,避免死亡。
13、 标题: 北京平谷区参合农民就医可即时报销
媒体:光明日报·2009年4月19日
链接:http://www.gmw.cn/01gmrb/2009-04/19/content_910744.htm
主要内容:
日前,北京平谷区医院开始在门诊正式启用自主开发的门诊新农合实时报销系统,参合农民在收费窗口缴费的同时即可减免报销补偿款,充分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平谷区卫生局副局长刘登凯介绍说,参合农民就医报销,一般由村协管员集中收集单据上交到相关机构报销,
然后再由村协管员下发补偿款,周期可能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为了方便广大参合农民,提高工作效率,平谷区四家二级医院和七家一级乡镇卫生院率先推行出院即报与随诊随报工作,使得参合农民交费报销时间每人次平均控制在一分钟左右。
目前,平谷区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也可即时减免报销补偿款,全区已有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此项工作。刘登凯表示,到今年6月底,平谷区24家定点医院及13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将全部铺开出院即报与随诊随报工作。
14、 标题: 吃“糖丸”反应异常可获补偿
媒体:新京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90424/101090.shtml
主要内容:
针对极个别儿童吃糖丸后发生异常反应,昨天,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发生异常反应经确诊后,受种者可获得补偿。
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预防小儿麻痹的“糖丸”是国家免疫规划中,明确由政府提供,为每个儿童免费服用的。针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根据有关规定,对确诊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受种者予以补偿。
目前,北京已印发《北京市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补偿办法(试行)》,其中提出,当事人应在出现症状满2年后的1年内,向北京市医学会提出伤残等级鉴定申请,补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市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最高可达24万元。
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在使用脊灰糖丸疫苗后,避免了100万以上的儿童因感染脊灰病毒造成的肢体残疾。每服用250万至1000万剂“糖丸”,可能发生1例疫苗相关病例,且主要发生在首次服苗的儿童中。
15、 标题:本市三级医院须设置精神科
媒体:北京青年报·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news.163.com/09/0424/10/57LJL6F60001124J.html
主要内容:
今年,本市三级综合医院须设置精神科,承担常见的非疑难、急、重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下发文件确定今年将重点推动三级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满足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诊疗需求。市卫生局明确规定,本市三级综合医院须设置精神科。同时,还指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三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对口支援人民医院、朝阳医院和同仁医院等医院的精神科建设。
16、 标题:梁万年:预防肿瘤要坚持三级预防体系
媒体:39健康网·2009年4月19日
链接:http://bj.39.net/yjxw/094/19/846056.html
主要内容:
在昨天举行的2009年“肿瘤防治宣传周”媒体见面会上,北京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梁万年表示,预防肿瘤要坚持三级预防体系。
梁万年认为,肿瘤这种慢性型疾病,患病率、发病率、经济损失及个人期望寿命的影响,可以说都是最高的。预防肿瘤要坚持三级预防体系。第一级预防,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环境,包括我们的饮水和饮食、空气污染等。第二级预防,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能把一些肿瘤早期的病人尽快的发现出来。众多的研究和数据已经表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的。肿瘤在这个早期层面是可以控制、治愈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级预防,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比如说肿瘤,如何采用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加以治疗,要有科学依据,要遵循询证医学的原则。
对肿瘤的治疗,要围绕着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寿命的延长和综合质量来考虑,不要仅仅考虑对抗的这个疾病,让患者多活了一年或者两年。
梁万年说,高境界的健康管理,不仅仅是对患者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没有生病的人,或者正处在要生病的前期状态的人的管理,针对预防层面,针对前期病变,乃至肿瘤早期病变。包括健康教育、疾病筛查、诊断、治疗以后的康复、社会功能的适应,围绕全方位,医务工作者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尤其是肿瘤患者本人和他的家庭,形成一个团队来管理健康。
17、 标题: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有近1/3人感染结核菌
媒体:39健康网·2009年4月19日
链接:http://bj.39.net/yjxw/094/19/846056.html
主要内容:
它曾经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如今又卷土重来,而且带着一件新的致命武器:耐药性,它的名字叫“结核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感染了结核菌。全球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人约800万-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再次成为数一数二的人类杀手。结核病对我国的威胁也非常严重。4月初,由中国卫生部、世卫组织、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唤起了人们对耐药结核病的注意,现在,我们就和专家一起,细致地端详一下这个恶魔的面孔。
1 特点 人数多,症状强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亮说,现在我国每年结核病的发病人数有150万人,其中有13万人死亡。在世界上,一年有800万人发病,200万-300万人死亡。它是高居前两位的人类杀手。
一般来说,结核病菌都会首先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里,在这里它们进行繁殖。它们首先感染下肺叶的上部或者上肺叶的下部。然后结核病菌会顺着血液流到别的组织中去,周围的淋巴结也在劫难逃,然后是肾、大脑和骨骼。实际上,全身所有的部位都可能被结核感染。结核杆菌会和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在感染结核病的地方形成小小的致密白色组织。李亮说,无论是肺结核还是结核性脑膜炎,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结核病菌会随着血液旅行,在全身留下多处病灶,每一处都会出现结节组织,这种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死亡率高达20%。被感染的组织会坏死或者结疤,有的时候会形成缩孔,里面充满了像奶酪一样的物质,有时候这些物质也会随着喷嚏飞出去,也是一种感染源。如果最终痊愈,被感染组织会被纤维状的疤痕组织代替。
2 传染 空气传播潜伏期长
结核病最可怕的地方,是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一个结核病患者的咳嗽、喷嚏、说话或者吐痰会在直径0.5到5米的范围内播撒带结核菌株的飞沫,一个喷嚏可以喷出4万个飞沫。结核病菌有个重要的特点:一个细菌就可能引起感染.所以沾上任何一个飞沫的人都可能被传染上结核病。如果频繁接触结核病患者,那么被感染的概率就会高达22%,一个表现出结核病症状,而未得到治疗的人一年会传染10到15个人。
不会发病。李亮说,估计我国感染结核病的人达到总人口的44.5%,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人感染了结核病,而且各地域区别不大,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情况也是如此。
那么,感染结核病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形呢?李亮说,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病菌处在长期抑制、休眠状态。第二种是人体的抵抗力强,把病菌全部杀死。第三种是人体抵抗力弱,经过几十天之后发病。第四种是病菌长期休眠,忽然有一天因为人体抵抗力降低,比如感冒了,病菌大量繁殖,结核病发病。
被感染结核病但未发病的人不具传染性,但可以诊断。传统上检测结核感染的方法是为受试者注射结核菌素,如果皮肤肿起,就标志着被感染。但这样的测试易产生“假阳性”,有时也会错误地将结核菌携带者排除在感染病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血检的方法检测结核感染。
3 治疗 长期斗争仍未取胜
人类和结核病有长期的斗争史。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就提到过它。在国外,最早关于结核病的研究记载见于11世纪20年代阿拉伯科学家伊本·西那(Ibn Sina)的名著《医典》。他发明了隔离法以杜绝这种疾病的传播。虽然1689年英国人摩顿(Richard Morton)确立了肺结核和“结节”有关,但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人们才认为各处的结核病是同一种病。
在抗菌素被发现之前,人们一直都是用阳光和新鲜空气来治疗结核病。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赫宣布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为纪念科赫,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内对人类及动物致病的主要病原菌。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并不一定为“分枝”,它大多为细长稍弯曲或直的两端圆钝的杆菌,有时会长成X、Y形或条索状。
1906年,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了第一种真正的结核病疫苗,后来把它称作“卡介苗”。1945年,当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被广泛应用之后,结核病治疗进入化学疗法的阶段,随着各种化学药物的问世,化学疗法逐渐普及,结核病控制措施不断完善,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核病的流行呈加速下降趋势。
18、 标题:添加剂使用过量10种食品北京停售
媒体:中国食品产业网·2009年4月24日
链接:http://www.foodqs.com/news/gnspzs01/200942410029461.htm
主要内容:
从北京市工商局获悉,本周共有10种食品样本检测不合格,其中一半是标称呼和浩特市新蒙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蒙古恋人”奶食产品,不合格原因都是山梨酸和柠檬黄超标。如果长期食用这种添加剂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影响人身健康。
近期,市工商局加大食品的检测力度,本周共抽取样本821个,不合格样本10个,抽检合格率为98.78%,其中蔬菜、鲜肉、食盐、大米、食用油、食糖、水发产品、鲜奶、干果、坚果、谷物粉制品、方便面、干菜、小麦粉、即食米面食品、辣椒制品、蜂产品抽检全部合格。现决定对该10种食品停止销售。
市工商局提醒,凡已购买不合格食品的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和食品外包装向销售单位要求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