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生舆情监测周报三十五
日期:2009-09-29         来源:

本期导语: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10篇相关信息,时间从2009年9月21日到2009年9月27日,监测范围包括全国主流媒体及政府网站等。内容主要是监测时间段内发生在全国及北京地区的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本次监测时间段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各方讨论的热点。

一、信息目录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    中国内地已累计报告1.3万余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2.    你最关心的甲流疫苗接种六问答

3.    卫生部:中国内地每年约4000万人被动物“袭击”

4.    五大重点领域医改构建全新卫生医疗“中国模式”

5.    卫生部等13部门联手打击假药广告及快递假药

6.    卫生部出台5条措施严管食品添加剂

7.    卫生部:乡村医生取得香港身份仍可行医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8.    北京卫生局称接种甲流疫苗均无不良反应

9.    北京市部署国庆期间及秋冬甲流防控

10.  万余北京农村女性免费查两癌

二、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标题:中国内地已累计报告1.3万余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标题: 新华网·2009年9月21日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9-09/21/content_12093080.htm

主要内容:

卫生部21日通报,截至目前,中国内地累计报告1326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8805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9月19日15时至9月21日15时,中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40例,其中9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531例为境内感染病例。

据贵州省卫生厅授权贵阳市卫生局21日发布的消息,贵阳市小河区发生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至21日上午10时止,已确诊15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为同一学校学生。目前,患者病情平稳,无重症病例。

另据内蒙古自治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截至20日15时,内蒙古自治区有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4个盟市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聚集性病例,2个盟市发生播散性病例,累计确诊病例38例。已确诊的38例病例中,32例在医院接受治疗,1例居家治疗,5例治愈出院,无重症病例。

2、 标题:你最关心的甲流疫苗接种六问答

标题: 人民网-《生命时报》·2009年9月27日

链接: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0/21471/10124789.html

主要内容:

9月23日,卫生部新闻办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举行了秋季流感防治通气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势头不减,截至9月3日,全球已有188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共报告25万病例,死亡2800多人。目前,北半球进入秋季,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从我国内地来看,近期疫情形势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撒,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目前,内地31个省份都发现疫情,每日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近期还陆续出现了重症病例。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完成疫苗研发和注册使用的国家。据报道,9月21日,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对于甲流疫苗,人们表现出期待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

问题一:什么人优先注射甲流疫苗?

从9月21日起,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甲流疫苗接种工作,按照不同人群疫苗接种的先后次序,北京目前优先对参与国庆庆典活动的学生开展接种。据与会专家介绍,目前北京已经有3.9万人接种了甲流疫苗。现阶段,我国免疫重点人群是,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据北京市卫生局介绍,北京市将在“十一”长假后,其他学生、售票员、服务员、公安人员等公共服务人员将陆续接种;第三步是给老人和慢病患者接种。上述疫苗接种均为免费,但前提条件是接种者是自愿的,要签订知情同意书。此外,对于有基础慢性病患者,特别是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个体,应作为重点接种对象。

问题二:哪些人和哪些情况下不能打甲流疫苗?

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此外,我国目前尚未将孕妇列为接种对象。对于哺乳期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该疫苗。

问题三:除了最先接种甲流疫苗的人群外,普通人什么时候可以打上疫苗?

目前,世界上有7个国家宣称要全民接种疫苗,但我国并不在该行列之中。我国实行的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接种的原则。所谓重点地区就是,优先考虑在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重点人群参见问题一)十月底前,我国将完成2600万剂疫苗收储,第二批将完成1亿剂疫苗收储。对于非重点人群来说,不接种疫苗,但要做好日常防护,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人们要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

问题四:甲流疫苗是否安全,是否会有不良反应?

总体来说,国产甲流疫苗接种非常安全,特别是不会致死。经过批准上市的疫苗,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同时,不良反应也会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疼痛、红肿,全身不良反应时轻度发热、头疼等,还没有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目前,中国掌握的不良反应情况有高有低,常见大概是1%-10%的不良反应率,多是局部反应。在已经接种疫苗的3.9万人中,出现了25例不良反应,14例可能与疫苗接种有关。

问题五:甲流疫苗需要接种几针?成人和孩子是否一样?

无论孩子(3岁以上)和成人,甲流疫苗只需注射一针。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

问题六: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流疫苗能同时打吗?

甲流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交叉非常小,接种甲流疫苗对其他流感没有预防作用,接种季节性流感对预防甲流也没有作用。但目前我国尚无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后的临床试验数据,若要接种两种疫苗,应至少间隔14天。

3、标题: 卫生部:中国内地每年约4000万人被动物“袭击”

标题: 新华网·2009年9月27日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27/content_12117130.htm

主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犬、猫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根据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估计全国(不含港澳台)每年被动物伤害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

这是日前卫生部发布的《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中的数字。

卫生部指出,我国也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的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以上,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狂犬病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中指出,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近5年来狂犬病死亡累计人数居全国前5位的分别为广西、贵州、广东、湖南和四川,合计报告数占同期全国病例报告总数的60.85%。

近年来,南方和东部地区的狂犬病疫情居高不下,既往发病率较低的中原和华北地区疫情急剧上升。2000年河南、河北省仅分别报告1例狂犬病病例,到2007年已分别报告196例和144例;已持续11年未发现病例的北京市近年来也开始出现本地感染病例。

从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特征,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

4、标题: 五大重点领域医改构建全新卫生医疗“中国模式”

媒体:人民网·2009年9月27日

链接:http://gov.people.com.cn/GB/10125527.html

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在此间发布二00九年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探讨“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蓝皮书认为,新的卫生医疗体制的中国模式应注重五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改革、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五个领域。

第一,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

新的中国模式,通过全民医保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现有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将不断扩大,最终实现全民覆盖。同时逐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筹资和保障水平。并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帮助城乡经济困难群体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同时,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之间、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之间实现有效协调和衔接。

第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新的中国模式将建立完整的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等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药物的生产和配送将得到规范。国家将制定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同时,建立基本药物有限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要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并通过提高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鼓励消费者使用基本药物。

第三,健全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有效利用基层医疗机构。

新模式将以健全基层卫生医疗体系,有效利用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新模式不断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网络和城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疗网络建设,改变医疗资源配置本末倒置的状况,鼓励社会资金举办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充实和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同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转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善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卫生医疗服务费用负担减轻,利用基层卫生医疗服务量明显增加。

第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新的模式将逐渐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模式将制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福利包,并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医院绩效。

新的模式将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补偿机制几方面进行探索,并逐渐完善起来,还将调整公立医院的布局,使它更加合理。多元化办医被引进,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兴办非营利性的医院。同时,新的模式明确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支持责任。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费用、大型设备购置费用、重点学科发展费用等都将给予专项补助。目标是实现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

5、标题: 卫生部等13部门联手打击假药广告及快递假药

媒体:中国广播网·2009年9月27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09-27/082216366308s.shtml

主要内容:

卫生部等13部门日前决定,从现在起在全国开展打击假药广告及快递假药专项整治行动。早在今年5月,我国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13个部门就已经着手筹备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假药专项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整治行动,使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宣传、销售假劣药品的猖獗态势得到明显遏制;使利用邮政快递渠道销售假药的行为得到整治,并且集中捣毁生产假药的窝点,摧毁销售假药的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药品打假风暴,把这项工作作为保民生、保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假药销售额达到了39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高达750亿美元。假药问题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全球受到假药问题困扰的国家越来越多。相关报告指出,2007年,假药案件涉及112个不同的国家,而互联网上假药交易更为猖獗。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公众从隐藏了真实地址的网络药店购买的药品中,50%以上是假药。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表示,药品打假不仅是困扰全球的一个难题,在我国也不例外。

邵明立:世卫组织在2003年就警告各国,目前假药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当时援引美国FDA的报道“2003年全世界假药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0%,每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到2007年示,世界范围内假药的比例仍然在5%到10%,假药每年在以13%的速度增长。从国际社会来看,各国政府也都不断在加大打击力度,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国家也面临这个问题。

今年5月,由卫生部、工信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部门联合成立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表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后,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协调打击生产销售假药工作。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于晓媚

在分析当前我国假药流通的新动向和主要问题时,邵明立局长说:利用网络犯罪的背后是一个非法的窝点,他们发布这些药品信息的互联网站基本上都没有登记、备案,或者是用虚假的信息进行备案的违法网站,(犯罪)团伙人员一般为同一乡村,一条龙作业,单线联系面对用户,网站注册的销售热线、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都是假信息,唯一一个真的就是汇款银行账号,但这个帐号登记人一般都是假的,登记的身份证明也都是假的。

邵明立说,近年来,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行为特点之一是利用互联网隐蔽、便捷的特点,假冒国家机关、军队、科研单位的名义,以专家、权威、名老中医等身份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然后通过邮寄渠道采取点对点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的方式欺骗群众,销售假药,危害极大,所以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打假风暴,把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落到实处。

邵明立:希望能够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形成打击制售假药的监管合力。协调机制建立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形成政府部门监管合力,加大打击生产销售假药力度,提高效率。

在互联网技术、银行结算资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物流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制售假药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密切合作,建立更有力的打击假药的协作机制,整合职能部门的能力,既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又建立起一种实施快速打击的反应机制。严格划分各部门的职能、责任范围,严厉堵塞监管空隙。通过建立联系协调会议制度,制定有效的监督措施,从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层面入手,各部门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在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关停涉案网站,打击违法广告、查处涉案银行帐户变化,规范物流公司经营行为等多个环节加强监管,形成打击假药的合力。

6、  标题: 卫生部出台5条措施严管食品添加剂

媒体:中国广播网·2009年9月25日

链接:http://news.sohu.com/20090925/n266997594.shtml

主要内容:

根据此前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卫生部“对症下药”,昨天下发通知出台了5条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各个环节。

据卫生部介绍,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我国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发现了这样几个突出的问题,比如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采购、查验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复合食品添加剂问题还比较突出;另外就是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夸大宣传使用效果和擅自扩大使用范围,误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等。

卫生部指出,下一步专项行动的监管重点要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并且要规范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还要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准入行为,依法登记注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督促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等自律机制。另外,下一步相关部门也将着重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等。

7、标题: 卫生部:乡村医生取得香港身份仍可行医

媒体:中国广播网·2009年9月25日

链接:http://news.ifeng.com/hongkong/200909/0925_19_1365202.shtml

主要内容:

卫生部近日对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证的乡村医生职业资格有关问题,批复福建省卫生厅,取得香港身份证的乡村医生仍可在内地继续行医。

据悉,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内地居民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证后,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继续有效,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管理。在内地行医期间,如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处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不能在香港地区使用。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8、 标题: 北京卫生局称接种甲流疫苗均无不良反应

媒体:温州网综合 ·2009年9月23日

链接:http://health.66wz.com/system/2009/09/23/101436890.shtml

主要内容:

北京市卫生局22日发布消息称,21日北京市优先对一万余名参与国庆活动的学生及参演人员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均无不良反应。

北京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赵涛介绍,自21日始,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甲型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优先对参与国庆活动的学生及参演人员的接种活动已展开,首日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的人员都未发现异常。

据介绍,参加国庆庆典群众游行的人员、背景组字学生、联欢晚会表演人员等已经开始接种疫苗。他们只要仔细阅读接种须知,并在接种申请单上亲笔签字确认,就可以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种甲流疫苗。

此次甲型流感疫苗接种,以政府出资、免费接种、市民知情同意、自愿接种为原则。

9、标题: 北京市部署国庆期间及秋冬甲流防控

媒体:北京日报·2009年9月27日

链接: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927/102268.shtml

主要内容:

为充分认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有序有力有效地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本市日前召开北京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会议。副市长丁向阳出席会议。

会议部署了“十一”黄金周及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要求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学校防控工作;周密安排,努力做好医疗救治准备;强化落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丁向阳在听取了本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总体情况后,要求继续落实四方责任,各区县政府主要行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区县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和死角,把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尤其要加强学校防控和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10、标题: 万余北京农村女性免费查两癌

媒体:北京晚报·2009年9月25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edu/2009-09-25/152016358769s.shtml

主要内容:

市卫生局近日发布2009年国家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北京市实施方案。本市将在怀柔、顺义、海淀、朝阳、平谷、延庆开展国家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今年将完成1.1万人的宫颈癌检查、1.2万人乳腺癌检查。

据悉,检查人群为35-59岁农村妇女。检查项目在“北京市两癌筛查”基础上有所增加,其中宫颈癌检查增加妇科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乳腺癌检查增加手诊、钼靶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