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语: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15篇相关信息,时间从2009年9月28日到2009年10月4日,监测范围包括全国主流媒体及政府网站等。内容主要是监测时间段内发生在全国及北京地区的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本次监测时间段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各方讨论的热点。
一、信息目录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 山东出现首例甲流重症患者 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2. 上海首例甲流重症病例康复回家过中秋
3. 新版甲流监测方案印发
4.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一周动态
5. 九部门五条措施严管食品添加剂
6. 我国卫生应急由弱变强 群众健康水平改善
7. 卫生部长陈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四挑战
8. 陈竺:我国卫生应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9. 北京20中上千人因甲流停课 校方拒绝透露确诊数
10. 北京调整防控甲流药品储备目录
11. 北京接种点十一无休 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至10月底
12. 预约号源六成多“失约”值得深思
13. 北京市严查食品卫生 公布监督举报电话12320
14. 社区医院日接诊量 两年内增3倍
15. 北京08年有六百万人主动体检 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二、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全国范围
1、 标题:山东出现首例甲流重症患者 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标题: 齐鲁晚报·2009年9月29日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jk/jk-ysbb/news/2009/09-29/1892468.shtml
主要内容:
记者28日从省卫生厅获悉,27日21时,卫生厅接济南市卫生局报告,济南市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
对此,卫生厅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省级专家组现场指导救治工作,会同济南市全力进行紧急救治。目前,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同日,山东省卫生厅接济宁市卫生局报告,曲阜师范大学发现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任城区实验中学发现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目前,确诊患者均病情稳定,无重症病例。
2、 标题: 上海首例甲流重症病例康复回家过中秋
媒体:新华网·2009年10月4日
链接: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0/04/content_17872625.htm
主要内容:
上海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刘毅,在国家卫生部和上海市众多专家的关心帮助下,经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个月日夜精心医护病情基本痊愈,于3日上午10时出院,返回宁波家中过中秋节。
面对连日操劳的医护人员,刘毅说:“我特别高兴,特别感谢。要回家好好吃一顿。” 记者在现场看到,坐着轮椅的刘毅虽然佩戴着吸氧的鼻导管,但双手活动自如,对答流利,气色红润。参与刘毅治疗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教授说:“由于病毒导致肺纤维化,刘毅还要进行1至2个月的低流量家庭氧疗,神经损害状况也还需逐步缓解。”据悉,院方将对刘毅的病情进行密切追踪。
曾经为刘毅治疗献出自己血清的刘英祥也前来为刘毅送行,两人的手紧紧牵住。在沪从事外贸业的刘英祥从美国回国后,曾经于今年6月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顺利痊愈。9月上旬的一天上午,他在广播中听到上海出现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消息,下午就接到卫生部门的电话请求为刘毅捐献带有抗体的血清。他说:“这是救命的事情,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做。”据悉,之前还有一位在北京的德籍爱心人士为刘毅捐献血清,可惜由于血型不符导致严重反应。
刘毅今年35岁,今年8月末开始感冒,诊断为重症肺炎,因呼吸困难于9月3日凌晨被送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急诊部抢救,当晚经初步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9月4日经医院和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治疗专家组会同卫生部专家3方会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4日晚上,卫生部随即派出5位专家抵达上海参与抢救。当时患者病情非常危重,高烧、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衰竭、神智不清、心跳一度暂停,多器官功能衰竭。卫生部和上海市专家组全力救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组织20多名专家在内的医护骨干夜以继日治疗,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对刘毅进行氧疗、抗感染等综合疗法进行生命支持,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9月6日晚上,经上海市松江区疾控中心报告显示,刘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指标已转呈“阴性”;9月7日患者在没有任何镇静治疗措施下首次苏醒,同时作为病情重要标志之一的氧分指标也达到90%以上,显示患者呼吸功能开始趋于好转,病情趋向缓解。9月14日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开始稳定在38摄氏度,肺部炎症有所吸收,从抢救室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第一阶段抢救治疗初战告捷。9月16日起,患者生命体征日趋平稳,心肺肝肾功能有所好转,体温控制在37.5摄氏度左右,进入治疗巩固阶段。9月20日,患者开始尝试由机械呼吸向机械与人工呼吸转变;9月24日,患者拔出胃管,经口饮食,在治疗中瘦了约25公斤的刘毅第一顿就美美吃了一碗馄饨;9月28日,医护人员为患者拔出气管切开套管,改为鼻导管吸氧。同时,患者的生命体征进一步巩固,各项指标渐趋恢复,进入了全面康复阶段。
3、 标题: 新版甲流监测方案印发
媒体:东方今报·2009年10月1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10-01/013416386499s.shtml
主要内容:
北京消息为应对我国甲流疫情变化,昨天,卫生部公布新修订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方案规定,各网络实验室对不能区分型别或亚型的流感毒株和阳性标本要在48小时内送国家流感中心。
方案指出,1周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同一人群聚集性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工地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现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聚集性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后,应在两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农村地区也可先向当地乡镇卫生院报告。
此外,国庆前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始在上海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为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再添一道安全屏障。
4、 标题: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一周动态
标题: 新华网·2009年10月4日
链接:http://world.people.com.cn/GB/10154305.html
主要内容: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一周动态(9月28日至10月4日)
疫情动态
世界卫生组织2日说,甲型H1N1流感至少已造成全球4100人死亡,与一周前公布的数字相比,死亡病例增加了183例。确诊病例数已超过34万例,但由于许多疫情严重的国家已不再检测和汇报新增病例,这个数字显然比实际感染数字要低得多。
世卫组织在每周一次的甲型流感疫情通报中说,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仍在递增。在南半球的温带地区,疫情正逐渐好转。在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流感病例数正在呈下降趋势,但在印度和柬埔寨这两个亚洲热带国家,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柬埔寨9月28日宣布发现首例甲型流感死亡病例,印度的死亡病例数也已超过300例。
加拿大卫生官员1日说,第二波甲型流感疫情已开始袭击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的一所小学有113名学生因出现流感症状无法上课。安大略省卫生厅厅长1日敦促联邦政府加快审批速度,使甲型流感疫苗尽早到位,以开始接种。按计划,加拿大的甲型流感疫苗要到11月中旬才能供应到位并开始接种。
乌干达卫生部2日证实,乌干达西部一所中学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有12人被确诊感染甲型流感,26人疑似感染。这使得乌干达确诊患者人数增加到了33人。
美国纽约卫生官员2日说,纽约一名55岁的成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这名患者死前患有其他疾病。研究显示,随着甲型流感进一步蔓延,纽约州将有近9.5万名流感患者需住院治疗,届时将面临医院床位不足的窘境,而美国另有14个州也面临同样问题。
防控动态
美国于10月初开展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活动,卫生部门希望在今后数月内为约1.5亿人接种。届时,卫生部门和科研机构将密切追踪疫苗可能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
哈佛大学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肯定要接种疫苗,51%的人明确表示将为子女接种疫苗。一部分不愿接种疫苗的人担心,疫苗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另有一些人则认为,自己感染甲型流感的风险不大,即使感染了也能康复。
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官员9月28日表示,根据联合国对各国主要疫苗生产商发出的呼吁,印尼决定开始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但负责生产疫苗的印尼公司尚未确定疫苗产量,印尼政府也未决定是否准备将生产出的疫苗捐给其他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上述问题要在两个月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才会有结论。
巴基斯坦卫生部9月29日宣布,将在巴基斯坦所有国际机场安装扫描设备,以防控甲型H1N1流感。移民部门将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目前巴基斯坦发现的两例确诊病例都来自境外。
研究动态
世卫组织指出,迄今全球共报告28例对抗流感药物达菲有抗药反应的病例,但这些病例对另一种抗流感药物乐感清却没有抗药性。对这些抗药病例的病毒检测显示,这些病毒均出现了H275Y突变。
5、 标题: 九部门五条措施严管食品添加剂
标题: 中国医药报·2009年9月29日
链接:http://www.cnpharm.cn/www/news/11/73185.html
主要内容:
日前,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门下发通知,出台五条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各个环节。
同时,从今年9月~2010年年底,全国将继续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
此次整顿工作是2008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的延续。在过去的专项整治期间,全国共查处违法案件7626起,货值6708万元,共清查出252种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添加物。同时,发现了以下突出问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采购、查验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复合食品添加剂问题突出;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夸大宣传使用效果和擅自扩大使用范围,误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等。
为此,卫生部等部门发出通知指出,一是要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把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关。今年6月1日以后新建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二是要规范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范围。三是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准入行为,依法登记注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四是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五是规范使用环节监管。食品生产者和餐饮单位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查验产品的许可证明和合格证明文件。
在此次整顿期间,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发布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组织相关检验和科研机构研究建立“黑名单”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并督查和评估这些物质的监管情况。此外,在2010年底之前,要完成对现行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清理,公布新制(修)订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6、 标题: 我国卫生应急由弱变强 群众健康水平改善
媒体: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9月29日
链接: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10136168.html
主要内容:
9月28日上午10点,国庆新闻中心举行“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陈竺、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分别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目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陈竺说,我国卫生应急体系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从初创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我国陆续发布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协作联动制度、应急处理制度等;完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等等。“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目前明确诊断的病例数只有16000多例,9例重症,至今还没有一例直接因为甲型H1N1流感死亡。”陈竺说。
陈竺表示,我国医疗改革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其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第三,如何改变我国“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是一个重大挑战。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介绍,60年来我国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两个历史性跨越,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6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了3.58%,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在校小学生有1亿多;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在校初中生5600多万;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全国普通高校共2263所,每年招生600多万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多万,毛入学率达到了23.3%。全国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6亿人,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总数1463万人。2008年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已经超过22万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18万。现在,中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郝平介绍,教育部正在抓紧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目前纲要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等文本成熟之后,将向社会公布。郝平还向记者介绍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也叫“985工程”)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目前项目支持的高校有34所。
7、 标题: 卫生部长陈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四挑战
媒体: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日
链接:http://news.dayoo.com/china/57400/200910/02/57400_100167953.htm
主要内容:
国家卫生部长陈竺二十八日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四大挑战,强调改革首先要转变政府观念,体现政府的责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陈竺称挑战首先来自国内医疗资源配置很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医疗机构,不能适应“预防为主”这一卫生方针的贯彻落实;其次,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面临挑战,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及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第三,大型医疗机构需要改革,特别是如何改变国家现在“以药补医”运行机制面临重大挑战。
陈竺称,医改最重要的挑战在于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认为医疗卫生是消耗性的社会支出,没有把它看成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之一。
陈竺强调,国家领导人对医改已下定最大决心,卫生系统作为医改主力军必须有勇气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逐步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陈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医改进展情况,透露在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8、 标题: 陈竺:我国卫生应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
媒体:中国广播网·2009年9月28日
链接:http://news.sohu.com/20090928/n267067167.shtml
主要内容:
卫生部部长陈竺今天(28日)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在经历SARS、禽流感、甲型流感的过程中实现从弱到强、从初创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最近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中应急机制发挥了特殊作用,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在法制建设、工作体系能力建设、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以及联防机制和措施完善方面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我们能够胸有成竹地应对过去几年的禽流感、最近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机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最近,甲型HINI流感疫情暴发以来,由于我们33个部门形成的联防联控的机制所取得的重要合力,以及各地的政府对卫生应急反应的支持,使得我们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到目前明确诊断的病例数只有一万六千多例,九例重症,到现在还没有一例直接因为甲型HINI流感死亡的病例。”
针对甲型流感疫苗的安全性等相关问题,陈竺表示:中国是国际上第一个完成甲型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并向全球宣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国家,目前我们也成为第一个在人群中进行大面积接种的国家:“从目前接种的几十万人的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例严重的不良反应。我们这个预防接种是遵循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和免费接种的原则,也就是政府买单。”
陈竺强调:甲型流感的救治工作,特别是重症救治,现在实际上已纳入到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框架里面,确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大病救助制度给予补偿。
第二部分:北京范围
9、 标题: 北京20中上千人因甲流停课 校方拒绝透露确诊数
媒体:新京报·2009年9月30日
链接:http://life.dayoo.com/health/200909/30/60551_100143752.htm
主要内容:
昨日,海淀区清河北京20中学初中部,上千学生仍处于停课中。自上周起,该校陆续确诊多例甲流病患后,校方遂对初中部采取停课一周措施,但高中部正常上课。海淀区教委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透露具体患者数字。
教师节前发现首例患者
昨日中午,北京20中学大门紧闭,正在执勤的保安戴着口罩,守在门口,不让人随便出入。每位进校的师生,都需经工作人员测试体温,无恙后方能通过。
据该校多名高中部学生称,早在教师节前,该校就发现了一例甲流疑似病例,是初一班的一名男学生。随后,区卫生局和教委工作人员前来检查,经检测,确诊该男生感染了甲流。此后几天内,从初中部陆续又发现了多个病例。
学生表示,为防止甲流在学校内大范围暴发,本周起,学校要求初中部上千名学生和老师集体停课一周,但高中部可正常上课。
“我们和初中部不在一个楼里上课,所以不受影响。”高中部学生称,他们中至今还未有确诊病例出现。“如果有人体温超过37℃,就会被要求回家检查身体。”
网上回帖显示超十人确诊
昨日,记者在北京20中学百度贴吧内看到,从9月14日开始,就出现了多个关于此事的讨论帖。据回帖显示,该校确诊病例超过十人。
对此情况,北京20中学校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未予否认,但拒绝透露任何情况。
昨日下午,海淀区教委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也不愿透露具体患者数字。 (展明辉 周晓东)
卫生部门警示疫情局部暴发不可避免
上周一周内,北京地区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高达299例,较前一周上升109.09%。
北京市卫生局昨天发布《健康播报》分析说,进入9月,甲型H1N1流感和流行性感冒疫情已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疫情在全球持续快速蔓延,北京出现一定规模传播及局部暴发流行不可避免。
疾控部门的疫情分析说,截至今年第36周,全市已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75例,其中本地病例已近千例,约占8成。病例主要集中在6岁-54岁间,报告122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6.31%;尚无死亡病例报告。
10、 标题: 北京调整防控甲流药品储备目录
媒体: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29日
链接:http://news.dayoo.com/finance/200909/29/54401_100140356.htm
主要内容:
为应对秋冬季流感大流行,北京首批投入七千万元人民币,将原储备计划中的一百万人份达菲原药储备调整为两百万人份相关的中成药储备。
今年六月,北京拨出一千万元启动该项目。此次调整是根据北京市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技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的,临床研究证实,采用中医治疗的一百八十四名患者,在九月一日之前全部治愈出院,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病毒核酸阴转时间平均六天。
北京市中医局局长赵静在十六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病毒的最新疗效。她表示,临床专家将甲型H1N1流感划分为风热犯卫和热毒袭肺两个证候,所遴选的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与甲型H1N1流感病机、症候特点及治疗方法相吻合。患者将在一天半后退烧,咽痛消失时间平均为三点六天,咳嗽消失时间为四点六天,达到有效改善发热、咽痛、咳嗽等流感症状。
此次科研项目所筛选和比较的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共计四十种,是从治疗感冒、流感、SARS、禽流感及政府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选择的。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结合科副主任王玉光博士称,使用中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达菲的副作用、耐药性、储备量不足、储存期限有限等问题,是有效控防甲型H1N1的必要措施。
11、 标题:北京接种点十一无休 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至10月底
媒体:人民网-《京华时报》·2009年9月29日
链接: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0/21471/10140421.html
主要内容:
国庆长假将至,昨天,各医院公布了各自的门诊开放时间表,虽然门诊开诊时间不尽相同,但急诊全部为24小时开放。北京市卫生局特别提醒,节日期间市民在外出时应注意增减衣物,谨防感冒,同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假日无休,满足市民的接种需求。
卫生部门表示,今年本市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截至10月底,为方便市民接种,国庆放假期间,全市489家接种点将继续为60周岁以上老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各接种点在8时至18时提供接种。
北京急救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秋季由于早晚温差大,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市民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服。外出旅行者应提前了解一下旅游目的地当地的气候、环境卫生以及疫情资料,必要的话可于出发前到疾病预防部门注射相应的预防疫苗。
12、 标题:预约号源六成多“失约”值得深思
媒体:健康报网·2009年9月30日
链接: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10145925.html
主要内容:
9月10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通报称,截至9月7日,预约挂号启动一周来,北京市部分三级医院投放的9万多个预约挂号号源中,有六成多没被约出去。(9月11日《健康报》)
预约挂号由于诸多原因,不可能100%均履约,但北京预约号源六成多“失约”就不太正常了,这很值得我们医院管理工作者找找原因。
一是预约后有没有服务跟进措施。患者预约成功后,相关医院是否给患者回执,说明此预约成功;相关医院是否在患者就诊的前一天对患者进行短信提醒;患者失约后,相关医院有没有针对失约的患者进行过回访调查,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失约。
二是如何调配现场挂号和预约挂号的比例。一般讲,医院应该设有预约号、现场号和加号三种号源,每个时间段都会留一些号给现场挂号的患者。
三是预约挂号的重点是否放在社区预约挂号和复诊预约上。特别是社区预约,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引导患者有小病先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如有需要再由社区医生进行转诊、预约,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医院双向转诊机制,酌情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数量的预约号,从而更好地发挥预约号功能。
四是目前预约挂号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比如预约迟到、失约的管理;还有,相应实名制的要求,是否与身份证挂钩;预约还需要管理系统的功能优化、初诊患者的预约推广、预约挂号及付费方式的多元化选择,如网上付挂号费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各级卫生部门的社会形象,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低廉、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构建和谐卫生环境。
13、 标题: 北京市严查食品卫生 公布监督举报电话12320
媒体:新华网·2009年9月28日
链接: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9/28/content_17838783.htm
主要内容:
北京市卫生局9月27日发出通知,将在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对景点餐馆、旅游团接待单位、民俗村开展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
为保证国庆、中秋两节公共卫生安全,市卫生局已向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发出通知,两节期间,以消除食物中毒事故隐患为目标,加大对景区景点周围餐饮企业、旅游团队接待单位、民俗村和农村民俗游接待户餐饮卫生监督,重点检查食品来源、食品台账、食品索证情况、禽蛋类的进货渠道,防范过期、变质食品,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产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以及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餐具消毒以及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的检查。
此外,节日期间卫生监督部门还将对理发店、美容店、旅店、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用具消毒、卧具更换、游泳池水质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托儿所、建筑工地等单位的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做好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检查。
市民如发现违法行为可拨打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
14、 标题: 社区医院日接诊量 两年内增3倍
媒体:北京青年报·2009年9月29日
链接: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6478362
主要内容: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到,方便、价廉的社区医院逐渐被居民们认可,两年来日接诊量增加了3倍多。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城乡,15至30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
据统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量明显增加。2008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诊患者比2006年增加了3倍多,日均门急诊人次由不足2万人次提高到6万人次以上,占全市医疗机构日均门急诊总量从不足8%提高到2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
据了解,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投资约30亿元,从2006至2008年在全市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90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城乡,15至30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2.1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3%。全市还建立了2394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通过社区“健康通”手机,实现了对社区居民24小时社区卫生咨询指导服务。同时,在城八区启动了家庭保健员培训项目。目前已有近8万名家庭保健员活跃在社区、家庭。
15、 标题: 北京08年有六百万人主动体检 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媒体: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30日
链接:http://news.dayoo.com/china/57400/200909/30/57400_100145720.htm
主要内容: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今天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有六百万人到主动到专业医疗体检机构进行了健康体检。北京市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称,这标志着北京人的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高。
韩小红介绍,北京市卫生局已将健康体检产业列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做的百件大事之一。
韩会长透露,由于疾病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发病日趋年轻化,人们对癌症的警惕性提高,很多有肿瘤家族史、担心遗传风险而主动提出防癌体检筛查。
中国最大的慈铭体检集团去年共接待的一百五十万体检者中,大部分选择了肝癌、肺癌、胰腺癌、淋巴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项筛查。
据知,为进一步提公众健康理念,国家卫生部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跨区域健康传媒联盟与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将共同开展涉及商业、演艺界等人群的健康调查。同时在金融、电子、能源等行业举办“百分之百健康人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