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语: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8篇相关信息,时间从2016年6月20日到2016年6月26日,监测范围包括全国主流媒体及政府网站等。内容主要有:北京协和医院 恢复小规模“医学精英”教育, “独生证”下月起停办?市卫计委:未设最后期限, 13家市属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 东城海淀入选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 新天坛医院可用手机挂号和缴费, 康复医疗迎政策红利 资本布局千亿市场, 北京8家市属医院率先试点多渠道挂号新举措, 协和开检验门诊可直接挂号化验等。
一、信息目录
1. 北京协和医院 恢复小规模“医学精英”教育
2. “独生证”下月起停办?市卫计委:未设最后期限
3. 13家市属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
4. 东城海淀入选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
5. 新天坛医院可用手机挂号和缴费
6. 康复医疗迎政策红利 资本布局千亿市场
7. 北京8家市属医院率先试点多渠道挂号新举措
8. 协和开检验门诊可直接挂号化验
二、详细分析
1. 标题:北京协和医院 恢复小规模“医学精英”教育
媒体: 光明日报
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6/18/nw.D110000gmrb_20160618_5-10.htm?div=-1
主要内容:
医学发展的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培养精英医学人才是协和近百年来始终坚守的优良传统。日前,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启动,旨在探索恢复小规模“医学精英”教育,创建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据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介绍,老协和实行的就是“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人数少,配备的师资力量雄厚,提供的生活条件优越,保证了极高的成才率。此次启动的临床博士后项目,就是借鉴这样的办学经验。“该项目不同于现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传统意义上以科研培训为目的的博士后项目也不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张抒扬表示,项目以临床培训为核心,兼顾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按照“高进、优教、严出”的原则,以“精英”培养为目标,每年从临床医学八年制和博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中遴选优秀人才,利用协和的优质平台为学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首批遴选出的15名学员将于今年8月进站,并完成为期3年的高强度、高要求的全面训练。进站后,临床医学博士后将接受与国际一流住院医师培训项目接轨的螺旋式上升轮转安排,临床思维和循证医学模块强化培训。手术专业学员将拥有更多的动手机会,非手术专业学员将逐步锻炼领导团队的能力。
2. 标题:“独生证”下月起停办?市卫计委:未设最后期限
媒体: 北京青年报头版
链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6-06/21/content_204266.htm
主要内容:
“6月30日以后独生子女证就再也办不了了!没办的赶紧补办。”近日,一条“重要通知”在朋友圈中疯转,不少还没办理独生子女证的父母不知信息是否属实,纷纷在网上求证。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卫计委获悉,本市“独生子女证”办理并未设置所谓的“最后期限”,凡是201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的孩子仍然可以办理,父母不必着急扎堆。北青报记者昨日从国家卫计委了解到,对于办理独生子女证的最后期限,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要求。
今年以前出生的孩子仍可办理
“都回家看一看有没有独生子女证,没有的赶紧补办,到6月30日就永远不办了,这个证将退出历史舞台,大伙相互转告,这个文件是全国的。”近日,微信朋友圈转发的一条消息让不少尚未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非常困惑,纷纷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求证。
“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来得及去办这个证件,但如果以后真的不给办了,就无法享受国家给予独生子女的优惠政策了,还是挺可惜的!”市民王女士的孩子已经3岁了,由于孩子出生后王女士的身体不是很好,夫妻俩早就决定不再要第二个孩子了。但一直忙于照顾孩子,就忘记了及时办证。
现实中,出于各种原因,像王女士一样,没来得及在孩子出生后马上办理“独生子女证”的父母不在少数。
对此,北青报记者昨日向市卫计委求证获悉,本市“独生子女证”并未停办,只要是201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的孩子,尚未办理独生子女证的,仍然可以办理。而2016年1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按照新政,将不再给予办证。
18岁前均可办理独生子女证
按照规定,该证在子女18周岁之内皆可办理。因此,北青报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子女在2015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家庭,不必相信传言,合理安排时间正常办理即可。办理完全后,仍可按照条例规定,享受各项奖励。
办理时,父母双方为北京户口的,须准备如下资料:《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书》原件(一式三份);本市办理的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医疗机构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双方当事人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第一个子女的入户证明;双方单位(无业人员及农民到户口所在地村、居)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
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奖励10元
据悉,按照最新修订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已经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凭证可享受以下奖励和优待,办理不收取费用。
(一)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周岁止;
(二)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养老保险。农村安排宅基地,对独生子女父母应当给予优先和照顾;
(四)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扶持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3. 标题:13家市属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
媒体: 北京日报
链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6-06/21/content_43572.htm
主要内容:
从今天起,北京口腔医院正式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就诊模式,并将于28日开通“京医通”微信预约挂号功能。记者昨天从市医管局了解到,预计月底前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市属医院将超过半数,达到13家。年底前,所有22家市属医院均将实行这一新规,并纳入北京通?京医通微信预约挂号平台。
市医管局称,今年年底前,市属医院将全部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各医院将提供电话、网络、微信、APP、现场自助机等多种预约挂号渠道,并招募“守护天使”志愿者帮助患者适应新的就诊方式。2015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率先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至今,本市已有世纪坛医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友谊医院、天坛医院、佑安医院、积水潭医院、首都儿研所、北京妇产医院8家医院实行这一新规。
昨天,北京口腔医院宣布从今天起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据市医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本月底前朝阳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宣武医院、安贞医院4家医院也将陆续实施新规。届时,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市属医院将超过半数,达到13家。
为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市医管局推出了北京通?京医通官方微信服务平台。除拨打电话114或登录北京市统一挂号平台外,患者还可从微信上关注“京医通”公众号,关联绑定京医通卡或社保卡,预约7天内号源。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挂号费是实时支付的,患者要按照预约时段取号,超时不取视为爽约,爽约3次及以上将进入黑名单,此后3个月内禁止线上预约挂号。如想取消预约,可在就诊当天零时前在线退号退费,零时后需到医院窗口办理。上午号凭挂号单在11时30分前办理,下午号凭挂号单在16时30分前办理,挂号费10个工作日内退还。
目前,北京通?京医通官方微信服务平台的合作医院有友谊医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世纪坛医院、北京妇产医院、佑安医院等7家医院,6月28日北京口腔医院也将进入该微信平台预约挂号。合作医院原有挂号缴费窗口不再提供初诊挂号服务,仅提供复诊预约、114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的取号以及京医通账户充值、缴费、退号等服务。
4. 标题:东城海淀入选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
媒体: 北京商报
链接: http://epaper.bjbusiness.com.cn/site1/bjsb/html/2016-06/21/content_337839.htm?div=-1
主要内容:
日前,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共同披露了备受业界关注的、我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名单,共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省(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其中,北京的试点最终落定海淀区、东城区。据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相关部门还将继续组织申报、遴选第二批试点,最终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将控制在100个地级市。
近几年,政府已逐渐将推进养老、医疗服务融合政策搬上台面,上个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还共同发布了《关于遴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明确我国将遴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在专家看来,随着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名单的出炉,民资机构尤其是民资医疗机构将借助医养结合形成新的市场切入口,另辟蹊径提前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有了更大可能。有养老机构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北京等地已经有不少需求不饱和的私立医院正在主动接触养老企业,希望共同投建医养结合机构,避开与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正面交锋”。
5. 标题:新天坛医院可用手机挂号和缴费
媒体: 新京报
链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6/22/content_640716.htm
主要内容:
作为北京首家从中心城区整体搬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天坛医院迁建项目从立项以来就备受关注。昨日,新京报记者在天坛医院新院的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主体建筑结构已经完成,确切竣工时间尚不确定。
将建智慧医院 4G、WiFi信号全覆盖
丰台区花乡桥东北角,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的所在地。
据介绍,新的天坛医院将被建设成为“智慧医院”,直观地说,就是4G和WiFi信号全覆盖。
“病人进入医院后,通过手机就能实现自助挂号、自主预约、自动导航和互联网交费,药品也可根据患者需要直接快递到患者家中。”项目施工方,中建一局集团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希强说。
此外,新院还将设气动物流站和物流轨道小车,患者检验报告、化验单等文件可以通过气动物流站自动运送,大件物品则可用物流轨道小车运输。
“智慧医院”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设备和物品进行精确定位和智能监控。“今后新医院每一个设备运行不正常或超过使用年限,都会自动预警提醒。”
屋顶设置光伏电站年均发电64万度
目前,新院正在进行外幕墙施工。“下个月开始就要进入室内精装修阶段。”王希强介绍,医院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砌筑量,便于拆改,不仅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更能减少医院再装修对患者就诊的影响时间。
新院还将在屋顶空余空间安装光伏电站,年平均可以发电约64万度,平均每年将节省255.72吨标准煤。
地下二层将设冰蓄冷池,“利用夜间低谷电力蓄冰,日间融冰来提供夏季空调的冷源,以节约电能,增强降温效果。”王希强说,在市政雨水管网末端绿地下方,设置了PP模块雨水调蓄水池,“让整个医院兼具小型水库的存水功能,降低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
医院的中部南北向,还设置了一个6000平方米的下沉庭院,不仅能增大地上建筑的公共空间,也能够很好地改善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让患者有更好的体验。
■ 链接
天坛医院
始建于1956年,现医院位置在北京永定门附近,是以神经外科为先导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现在的医院建筑面积9.2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950张,年门急诊量约14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3万人次。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市的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南城地区和远郊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转移,缓解北京城南地区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北京市决定将天坛医院整体迁移至丰台区花乡桥。
天坛医院迁建项目施工方,中建一局集团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希强介绍,天坛医院新院项目总建筑面积大约2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门诊楼、病房楼、医学中心楼等10个建筑单体,建筑总面积是现有天坛医院的3倍。同时新院共设床位1650张,将天坛医院现有床位量提升近一倍,预计日门诊、急诊量比现在提升30%以上。
6. 标题:康复医疗迎政策红利 资本布局千亿市场
媒体: 21世纪经济报道
链接: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6/22/content_42180.htm
主要内容:
康复医疗迎来一则利好消息。
按照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从今年6月30日开始,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并且各地原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
这一消息对缺口较大的康复医疗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大利好,这将有利于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实际上,长期以来康复一直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短板,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周谋望教授指出在中国康复医疗体系中存在专业人才稀缺、康复意识差、医保报销少等症结。
尽管资源严重短缺并存在各种问题,但申万宏源认为我国康复医疗市场需求巨大,中国康复市场规模现今为200亿元,未来整个市场规模或至少达到上千亿。而这为社会资本的参与留下巨大的拾遗补漏空间,争相进行布局。
长期冷遇,需求难填
一直以来,中国医疗领域实际是重抢救治疗、轻康复,造成目前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人才匮乏,服务能力较低,康复医疗体系尚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申万宏源的一份研报中道出了综合大医院康复科室不受重视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收入主要为患者对医生的知识、技术买单不同,我国的医疗机构主要收入来自药品,而康复治疗不能为医疗机构带来这些收入。
综合医院一个康复病床一天可以为医院带来300-500元收入,而如果将病床给外科,则一天收入在 3000-5000元。因而综合大医院不重视康复科室。
在某个行业会上,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方国恩坦言,我国每年新增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00万,其中六到七成需要康复服务。此外,慢病患者、亚健康人群都需要康复治疗。
然而,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比例约为0.4∶10万。而据国际物理医学和康复联盟统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人数一般为每10万人口30人至70人。
与此同时,康复医院床位相当紧张。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12年中国仅有322家康复医院,其中,城市206家,农村116家,超过半数的城市尚未设立专科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占比仅为1.73%,医院床位数占比1.75%。
即使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的康复医院也仅有床位1953张,其中还有一定比例并不用于康复治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目前在北京的大型公立、私立康复医院主要有北部小汤山康复医院(公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公立)、北大康复医院(社会资本);东部和睦家康复医院(社会资本);南部北京博爱医院(公立)、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公立);西部裕和康复医院(社会资本)。
这些医院大都分布在城市周边,路程较远,并且床位紧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以脑血栓家属身份前往博爱医院就诊发现,一个多月仍未能预约到床位,而地处偏远的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仍然床位爆满。远远未能满足北京的需求。
政策红利,市场潜力千亿
中国自2010年才将康复治疗纳入医疗保险范围,2010年9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分别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规定比例给予支付。
而此次在原有9个康复项目基础上,新增至29项。据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介绍,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涉及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言语残疾、听力残疾等类别。新增20个项目中评定性项目8个,占40%,治疗性项目12个,占60%,体现了治疗为主、兼顾评定的思想。
对此,健瑞仕国际总裁贺习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是中国政策制定者看到康复医疗巨大潜力的表现。
截至2013年,美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人均80美元),若包括长期护理在内则有2000亿美元;同期我国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元(人均15元)。
如果按照基本满足我国康复需求的水平测算,则市场规模将会在 1000亿元以上,如果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则市场规模会在6000亿元以上。据预测,至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
申万宏源根据投入/产出比来计算指出,康复医疗的收入绝不低于其他科室。据统计,我国公立医院的平均净利率仅为4%-6%,经过改制的公立医院或者民营医院的净利率在 15%-20%,而康复医院的净利润同样有望达到15%以上。
以澳洋科技旗下顺康医院为例,其2014年的康复医疗业务收入1300万元,净利润195万元,净利率在 15%以上。2015年澳洋科技计划投资2.59亿元建设新的康复医疗项目,包括新建一所港城康复医院和30家连锁康复科室,预计建设周期三年,建成后项目年均销售收入1.78亿元,年均税后利润4522万元。其盈利周期短、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
健瑞仕亚洲区总裁侯文璋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健瑞仕在美国与养老院、医院合作,一个月即能收回成本,一年可以开400家康复项目,在中国的速度要慢一些,收回成本大概在4个月。
“目前,在中国我们有11个中心,年底我们要完成25个中心的目标,现在很多资本都在跟我们谈合作。” 侯文璋介绍。
贺习丹则坦言,健瑞仕与医院合作模式是双赢的,对医院而言,不仅带来了康复收益,还带来了病人量。贺习丹以与其合作的三线城市某医院举例称,其进入的时候是120个病人/天,四个月以后达到160个,六个月后达到200个病人。
资本热捧,社区连锁受青睐
因为潜在的巨大市场,资本在康复医疗领域也开始积极布局。
包括申万宏源、兴业证券等在内多家券商认为,国家层面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考虑到民营资本偏爱布局医疗体系缺口和专科医院的优势,康复医疗领域将有望迎来资本盛宴。
多位PE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看好康复医疗市场的发展,并在进行调研。“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康复医疗已逐渐成为医疗服务新风口。”
社会资本投资康复医疗的方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新建、收购、托管康复医院等方式,而从上述的多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院成为主流模式。
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共建康复医院(科室)的模式,可节省新建综合性医院巨额费用,且缩短盈利周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同时,民营资本建立康复医院或者与公立医院嫁接,将有效缓解公立医疗系统看病难等多个痛点。
以烟台市脑卒中为例,资料显示,烟台市脑卒中患者2013年约5000人,约75%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而市区几大医院康复科开放的床位仅90张,每张床位最多可使用60天。脑卒中康复的社会需求逐年增大,患者的生存质量亟待提高。
6月16日,绿叶医疗在两年前布局的高端脑疾病康复医院——绿叶鲍巴斯康复医院正式营业。据了解,该医院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设床位100余张,以提供脑神经疾病(脑卒中及外伤性脑损伤等)康复和退行性脑神经疾病(痴呆症和帕金森病)康复服务为主。并可为患者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吞咽治疗到水疗等多样化服务。
有业内人士认为,康复不需要太高大上,因为最终的成本都将转嫁到患者身上,而作为患者,就近治疗的社区连锁或是最为理想的方式。如首都医疗旗下英智康复与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
据了解,健瑞仕除了康复医院外,还有另外两种业态方式,即与社区医院合作,“在社区里面做康复活力中心,在医院里做疾病后康复。”侯文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7. 标题:北京8家市属医院率先试点多渠道挂号新举措
媒体: 人民网
链接: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0622/c398004-28470136.html
主要内容:
记者从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获悉,目前已有8家市属医院率先试点了多渠道挂号新举措。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微信、114电话、现场自助机等渠道挂号,年内将推广到全部22家市属医院。
手机微信、医院自助机都能挂号
年内推广到全部22家市属医院
为疏解大医院挂号窗口拥挤,缓解挂号排长队,同时防止号贩子倒号,为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有序的挂号服务,按照市卫生计生委统一要求,市属医院探索多渠道方便挂号,世纪坛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同仁医院(南区)、佑安医院、积水潭医院、妇产医院、口腔医院等8家市属医院率先试点增加手机微信挂号和自助机具挂号渠道,即由单一窗口挂号改由不同渠道预约挂号(手机微信、114、网站等)、现场自助机挂当天号或预约一周号、医生工作电脑预约等方式;为方便老年人或不熟悉手机的患者,现场安排充足服务人员主动帮助;试点期间同时保留综合窗口,提供包括当天挂号、现金缴费等服务内容。
市属医院统一使用市卫生计生委、市医院管理局的北京通?京医通服务平台开展手机微信挂号和自助机具挂号,标志着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果,8家医院已初步显现疏解挂号窗口拥挤、减少挂号排队等候时间的成效。
统计显示,在2016年4月29日至6月21日期间,已通过统一平台完成手机微信和自助机挂号169974人次,其中挂当日号122238人次,预约次日及以后时间号47736人次。
为了让患者在市属医院范围内有较为一致的方便就医体验,年内,22家市属医院将分批使用北京通?京医通服务平台开展手机微信挂号和自助机具挂号,同时加大社区向大医院转诊和社区预约大医院号等方式的推进力度,让多渠道便民挂号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据悉,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22家市属医院开展“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是北京市自2011年以来在全行业推行预约挂号便民服务的延续和深化,是落实市卫生计生委严厉打击号贩子改善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秩序“八项措施”的首要举措。经过多年努力,2015年市属医院整体预约挂号就诊率已经达到了67.5%。
但从目前情况看,门诊大厅窗口排队挂号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需要丰富挂号渠道,扩大预约的范围,实现实名制挂号,逐步推进患者就诊信息共享,引导患者通过预约有序就医。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是既往预约诊疗工作延伸和深化,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又一服务创新举措,为进一步解决患者普遍反映“三长一短”中窗口挂号排队长、缴费排队长、患者持卡过多等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全面预约挂号以方便患者为目的
保留综合服务窗口指导老年患者
北京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继续将“方便患者有序就医”挺在前面,不会因为挂号方式的改变让任何一名老百姓不会挂号。全面预约挂号不是取消现场挂号,关闭单一挂号功能的窗口也不是取消现场挂号。一部分尚未预约出去的当日号源,仍然可以在医院现场通过自助机或手机微信挂到。“全面预约挂号”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的挂号方式,包括“北京通京医通”手机预约挂号平台、院内自助机、医生诊间复诊预约、社区转诊预约、北京市114统一挂号平台等多种预约挂号渠道。
而且,医院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专门设计了服务措施:一是医院现场自助机具旁配有服务人员,帮助老人、残疾人等预约挂号,原来隔着窗口玻璃服务的工作人员走出窗口,靠前服务、贴近服务、直接服务,为老年、残疾患者提供帮助更直接、更方便;二是为不会使用银行卡结算、只习惯使用现金的患者,医院的“综合服务窗口”可以提供充值服务,患者可在京医通卡里预存一部分金额,然后经导医人员(黄马甲志愿者)帮助到自助机具上完成挂号取号。患者存一次钱,下次可直接到自助机具上挂号;而且这张卡在22家市属医院都能使用,非常方便;三是设置手机预约服务站,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助愿意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但不熟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患者较为快捷的预约上号;四是还可通过子女、亲属的手机绑定老人、儿童的实名身份信息,不用到医院现场,在家中就可以为他们预约挂号。
随着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的推进,市属医院将逐步调整完善窗口功能,表面上看提供现场挂号的窗口减少了,但每家医院都会有30-50台自助机提供挂号服务,比原来的服务窗口增加了约两倍多,再加上更多的患者使用手机预约挂号,每部手机就是一个“窗口”,可以说,通过信息技术将原来有限的挂号窗口拓展为“无限”的挂号窗口,现场排长队挂号的现象必将大大缓解;原本拥挤的排队挂号窗口,会转化成整齐的自助机陈列在现场,并且配有导医人员在旁边,随时为患者服务,答疑解惑,提供更为贴身的服务。预约挂号的方式更加开放、途径通道更加广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
8. 标题:协和开检验门诊可直接挂号化验
媒体: 北京日报
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6-06/23/content_44169.htm
主要内容:
只是想验个血,直接到检验门诊挂号开单即可。昨天,北京协和医院检验门诊正式开诊。今后,需要验血、验尿的患者,不必再“绕远儿”去医师门诊了。
为合理配置挂号资源,方便患者就医,协和医院昨天推出了检验门诊挂号及开单服务。检验科主任徐英春介绍,在日常门诊过程中,各科医生发现不少患者有定期化验血液、尿液的需求,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肿瘤患者。开设检验门诊,不仅可以缩短这类患者的就诊时间,还可以节约其他科室的挂号资源。
今后,仅有化验需求的患者可以到东院区新门诊楼一层,持身份证、社保卡、就诊卡直接在检验门诊挂号并开具化验单,然后去采血或留取尿样。检验门诊只有挂号开单功能,没有诊疗功能,工作时间为周一到周五8时至12时,13时30分至1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