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语: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8篇相关信息,时间从2017年2月27日到2017年3月3日,监测范围包括全国主流媒体及政府网站等。内容主要有:北京:去年共建54个中医药养老联合体、三方合作共建办医新模式 推进京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版块)涿州合作项目启动、北京卫计委将投390万元研究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京津冀中医医院推院院合作 探索医改分级诊疗机制、北京中医医院“按病索医”推“专病门诊”、北京将实施老年人医保报销社区倾斜、【两会热点?医言医改】金昌晓:分级诊疗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京新生儿可免费查耳聋基因等。
一、信息目录
1. 北京:去年共建54个中医药养老联合体
2. 三方合作共建办医新模式 推进京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版块)涿州合作项目启动
3. 北京卫计委将投390万元研究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
4. 京津冀中医医院推院院合作 探索医改分级诊疗机制
5. 北京中医医院“按病索医”推“专病门诊”
6. 北京将实施老年人医保报销社区倾斜
7. 【两会热点?医言医改】金昌晓:分级诊疗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
8 在京新生儿可免费查耳聋基因
二、详细分析
1. 标题:北京:去年共建54个中医药养老联合体
媒体: 健康报
链接: 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7-02/25/content_176357.htm
主要内容:
记者 王潇雨
2月24日从2017年北京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北京市去年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工作,共建立了54个中医药养老联合体,并在北京通—老人助残卡中开通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功能,老年人持卡可到中医药健康养老联合体内消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同时开通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咨询服务热线“96189”,方便老年人了解咨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北京市2016年启动中医药健康养老“身边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在东城、西城、丰台、石景山、大兴、通州等6个试点区遴选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社区,组织专家遴选10个中医健康养老适宜技术,并对遴选的400余名中医健康养老技术骨干进行中医健康养老适宜技术培训。同时,遴选了105个试点单位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屠志涛说,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身边工程”,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改造,支持中医药健康养老统一呼叫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联合老龄办组织开展养老服务队伍中医药专项培训,探索建立中医药养老服务小微创业模式,开展中医药健康素养老人的评选。
2. 标题:三方合作共建办医新模式 推进京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版块)涿州合作项目启动
媒体: 中国网
链接:http://health.china.com.cn/2017-02/27/content_9360943.htm
主要内容:
记者 许晴晴 张永生
2月26日,河北省涿州市中医院门前一派吉祥喜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书记叶永安、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绍廉、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姜建明、河北省保定市政府副市长闫立英、河北省涿州市政府市长陈宇、副市长赵玉芬、河北省涿州市中医院董事长丁文杰及京冀两区的媒体记者、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出席见证。
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要求,疏解北京过于集中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京南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上午10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版块)涿州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众人的期待中如期举行。大会由河北省涿州市副市长赵玉芬主持。
会议首先介绍了京南中医诊疗中心的建设目标。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对京津冀三省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推进,发展健康服务业和健康产业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三省市中医药事业在全国中医药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京津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东直门医院来说,更好的发挥“国家队”的力量成了立在东直门人心头的责任牌。为有效较强京冀中医药沟通合作,推进京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北省涿州市中医院,双方将在河北省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全面、紧密、持续的合作,把涿州市中医医院逐步建设成为京南中医诊疗中心。
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河北省涿州市中医院董事长丁文杰、河北省涿州市政府市长陈宇共同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书。
会上,河北省涿州市政府市长陈宇、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姜建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依次做了重要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最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实现三省市中医药协同发展,不仅是当前三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着力推进的一件大事。全新探索的涿州式办医模式,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顺应时代发展,整合优势资源,融合了传统与创新。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的精髓,发挥了中医药区域卫生事业的独特优势,更好地为服务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是社会资本助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尝试和先导。更树立了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的示范和标杆,为跨省区域分级诊疗奠定了基础,在新医改中赢取了先机。
马局长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此次合作给予厚望。希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涿州分院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各家要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入探讨,共同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发挥独特优势。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健康的健康梦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出席仪式的还有副院长高颖、党院办主任尹丹、社会工作部主任于国泳、护理部主任郭海玲、教育处处长丁治国、科研处处长唐雪春、医务处处长汤玲、医院管理处处长丁霞等。
3. 标题:北京卫计委将投390万元研究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
媒体: 新京报
链接: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7/02/27/434594.html
主要内容:
记者 戴轩
27日,北京各市级部门公开今年的年度预算。在北京市卫计委公开的2017年项目支出预算表中提到,市卫计委将投入390万元研究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年度资金总额为390.256万元,中期资金总额为983万元。
根据年度目标,今年将建立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研究的人群队列,开展队列人群基线调查;搭建研究平台,建立北京市队列人群基础健康数据库;开展暴露研究,收集环保部每日公布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数据,同时收集北京市卫星遥感数据将空气污染水平转换到个体水平。
4. 标题:京津冀中医医院推院院合作 探索医改分级诊疗机制
媒体: 中国网
链接: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7-02/27/content_40369649.htm
主要内容:
记者 王怀荣
2月2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涿州市人民政府、涿州市中医医院三方代表,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等领导的见证下,签署了10年期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板块)涿州合作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启了三方基于中医药合作项目,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征程。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板块)涿州合作项目合作协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派出不少于3名的专职管理者和不少于5名的专职专家,以及不少于 10 名的兼职专家至河北省涿州市中医医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在合作期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协助涿州市中医医院建设重点专科、申报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培养师资队伍和科研队伍。在医疗服务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还将作为涿州市中医医院急、危、重、疑难患者转诊定点医院,指定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转诊绿色通道工作,协助涿州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项目,探索开通远程医学等服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中医药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中医药确切的疗效和“简便验廉”的特色,使它在医改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分级诊疗的大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涿州市中医医院这种院院合作的模式,可能会为分级诊疗机制的形成,提供一些经验或者借鉴。”马建中说。
河北省涿州市副市长赵玉芬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涿州市中医医院的合作共建,既是北京东直门医院辐射拓展的有益实验,也是涿州市医疗卫生事业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
“两院的合作一方面缓解了北京东直门医院的就医压力,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患者进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涿州的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北京优质的医疗服务。'看病不用进北京,北京专家来看您'将成为涿州人民生活的写照。”赵玉芬说。
5. 标题:北京中医医院“按病索医”推“专病门诊”
媒体: 中国科技网
链接:http://www.stdaily.com/cxzg80/kebaojicui/2017-02/28/content_519912.shtml
主要内容:
记者 李颖
记者从北京中医医院获悉,北京中医医院第六批“专病门诊”4个病种已正式上线。
按照疾病来看病,能减少患者来回奔波,从诊断到治疗一站式解决问题。据了解北京中医医院“专病门诊”的前身是“专病专台”,在医院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自2015年启动以来,医院在整合“专病专台”的基础上,分批推出“专病门诊”,截至目前专病门诊数量已经达到63个,覆盖了全院27个临床科室。最近新增的专病包括:疮疡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口腔科 “口腔扁平苔藓”;普外科“疝病”以及乳腺科“乳头溢液”等。
北京中医医院“专病门诊”的开设旨在更好地发挥北京中医医院专科、专病的中医药优势,极大方便了临床患者。
记者了解到,“专病门诊”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的“组团”诊疗模式,分工合作,专病主治医师在诊疗的同时会为患者书写诊疗电子病历,做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和随访,为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遇到疑难杂症者还可通过层级转诊的方式获得顶级专家的诊治,使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每个科室推出的“专病门诊”团队都是根据本科室的优势病种组建的,疗效确切,特色鲜明,患者仅需“按病索医”,通过京医通客户端、院内自助挂号机均可提前预约1周内专病号源,也可于专病医生出诊当日挂该科室的专病号就可以顺利就诊。其实,“按病索医”,不仅患者就医方便少周折,更重要的是挂号“讨巧”,挂一个“专病门诊”很有可能遇上“专家”。
6. 标题:北京将实施老年人医保报销社区倾斜
媒体: 北京商报
链接: http://epaper.bjbusiness.com.cn/site1/bjsb/html/2017-03/02/content_362531.htm?div=-1
主要内容:
记者 蒋梦惟
3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日前召开的市老龄委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印发了《2017年北京市老龄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根据《要点》,今年全市各部门将计划七项老龄相关工作。其中在提到医保报销政策的调整方向时,《要点》明确,在今年11月底前,在本市医药分开改革中,相关部门要对基层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实行“差异化”的医事服务费医保报销政策,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医事服务费报销水平,使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机构的个人负担明显低于大医院。
在新一轮医改过程中,将大医院、三甲医院中过于集中的资源、患者分散到各级医疗机构中,让资源更合理、充分地被利用,已成为一个主流的改革趋势。此前曾有分析称,长期以来,中老年患者已形成无论病情轻重缓急一律去大医院看病、定期去三甲医院拿药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身边的社区医院被“忽视”了,如果能从医保报销层面给予基层医疗机构更多倾斜,将会更有力地吸引这部分人群调整看诊、拿药去向。
其实,去年北京市人社局就曾出台新政明确,全市将进一步加大在社区就医的倾斜力度,全力保障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用药需求,减轻个人医疗费负担。据介绍,目前,本市参保职工在大医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70%,如果参保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门诊报销比例可达到90%。举例来说,职工王女士患糖尿病多年,长期服用的一种降糖药每年药费5200元。在三级医院报销的比例是70%,个人负担1560元。如果王女士在社区就医用这种药,个人负担只有520元,每年就可以节省1040元。
7. 标题:【两会热点?医言医改】金昌晓:分级诊疗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
媒体: 央视网
链接:http://jiankang.cctv.com/2017/03/01/ARTIdoi7ijDcye2ICj1UvgWT170301.shtml
主要内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金昌晓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策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分级诊疗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格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探索以“三医”联动改革来有效推动公立医院服务供给侧改革是近年的焦点话题之一。
一、分级诊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复杂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基层医院主要负责常见病和慢病管理,三级医院主要负责疑难杂症诊治、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一)家庭医生规范化是关键。家庭医生需要经过三年全科或内科住院医规范化培训,熟悉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了规范的医生培训制度,家庭医生的整体能力均衡,处理疾病的能力较强,同时,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能够在一个平台上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病人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拥到大医院。
(二)医疗资源配置要平衡。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相比,学科齐全,人才云集,专业团队配合密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越来越多的病人和资源被大医院吸纳。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病人不足,经验积累少,群众的信任度就会越来越低。如何有效整合两者关系,协同为病人服务,需要解放思想,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点摸索。
(三)医疗市场应该有序引导。医疗市场自主性过高,仅靠市场自由调节,很难引导群众有序分级诊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加,同时,看病的试错成本非常高,群众宁可排长队,少报销也要去大医院,导致看病就医的无序化。就是市场化程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等,不经基层医院的转诊,非急诊病人大医院一般不受理,即使受理也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还可能面临保险公司不予报销的境况。
二、一体化整合,实现各级医院共同发展
(一)医院纵向一体化管理。目前的医疗体系中,各级医院之间隶属关系不同,绩效考核的内容不一样,医护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路径、内容、要求各自为政,加上人员待遇、服务环境、发展空间都各有归口管理,政府主要部门希望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但各级医院在这方面发积极性有待商榷。如果一定的人口区域内,以一家三级医院为主体,整合各级医院纵向一体化发展,以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居民健康指数、疾病预防指标、慢病管理、卫生成本等作为效益考核内容,医生的培养统一进行,每个医生的工作必须兼顾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共建共享,看病就医以预约为主,一体化医院纵向配合、横向竞争,分级诊疗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一体化医院内的信息统一,一体化医院间的信息共享,保证每一个人的健康医疗信息的唯一性和规范化,有效降低社会沟通成本,使分级诊疗有技术层面的保障。远程医疗要作为分级诊疗重要的工具,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移动端工具来提供服务,打破跨越地域限制,使用碎片化时间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三、大医院应将分级诊疗作为发展机遇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优势发挥出来,大医院的门诊量会逐步减少。三级医院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分流慢性病患者,在住院服务和手术治疗方面加大资源投入,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运行效率,增加社会效益。
四、基层医院要转变观念顺势而为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优质资源匮乏,所以技术能力提升是关键,要利用好医院一体化的契机,发挥距离居民最近的优势,主动深入家庭,调查摸清人群健康状况,有效建立沟通渠道,让居民在出现健康问题的第一时间能够想到你,这是要下大力气做的实实在在的事。同时,在疾病预防控制、体检筛查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随访分级评估管理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五、体制机制探索是当务之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应从“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放下医疗行业目前条块分离的小利益,用大胸怀、大智慧、大格局,肩负历史使命感,主动整合现有资源,保证群众看得上病、看得了病,同时随着国力增强、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看得好病。
六、结语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要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有序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要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抓手,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为纽带,探索建立纵向一体化医院,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定能够引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
8. 标题:在京新生儿可免费查耳聋基因
媒体: 北京娱乐信报
链接:http://paper.stardaily.com.cn/html/2017-03/03/content_160731.htm
主要内容:
记者 闫峥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目前本市听力残疾已超22万人,永久性听力障碍会随着年龄增长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会上升到2.7‰。
今年的3月3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耳日”。市卫计委透露,目前北京市为常住人口新生儿提供免费的耳聋基因筛查服务。具体流程是,新生儿在有资质的助产机构出生后,采集足跟血样标本;筛查机构会在收到血样标本后3个月左右出筛查结果,新生儿家长会收到短信通知。收到短信通知后,登录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官网,在便民服务中,点击“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正确选择您宝宝参加筛查时间的链接,输入母亲姓名和筛查编号进行查询。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采取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可以有效预防和及早干预,可减少听力残障对患者的影响,是防聋治聋的主要措施。如果有市民欲了解详情,可拨打12320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进行咨询。